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莆田市荔城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会议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荔城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决策,按照“好字当头快为要,改字领先转为本”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四三并举超46,精抓落实促跨越”的目标任务,抢抓机遇,攻坚克难,重点项目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实现健康平稳发展。
(一)经济保持平稳发展。预计2015年荔城地区生产总值335亿元,完成年计划335亿元的100%,增长11.8%(可比增长,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202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114亿元,增长14.5%。财政总收入36.8亿元,增长0.8%,完成调整后预算37.8亿元的97.4%(总部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受到市场、政策影响,预期利润下滑明显,同时,受商品房按揭贷款到位慢、缴税延后影响,预计全年相关房地产税收差预期1亿多元,直接影响全年财政收入盘子);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3.2亿元,完成年计划23.94亿元的96.9%,下降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00元,完成年计划33000元的100%,增长10.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00元,完成年计划15500元的100%,增长11.0%。
(二)工业经济平稳提升。深入贯彻落实促进工业创新转型稳定增长省十条、市七条等扶持措施,进一步健全挂钩帮扶企业制度,实施“救急、扶小、奖新、帮中间”举措,破解企业发展中面临的融资、用工等难题,为60家企业提供融资过桥担保168笔28亿元。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制定出台了荔城区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和《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组织双驰实业等6家品牌企业参与“中国质造▪莆田好鞋”活动。引导企业品牌创新发展,福建恒星珠宝公司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长丰体育等7家企业获得省著名商标。全年预计实现规模工业产值530亿元,完成年计划535亿元的99.1%(受原材料价格提升、融资、企业周转资金不足、市场拓展难、订单不足等生产要素影响,全区规模工业产值负增长的企业有46家,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22.8%,另有15家退出规上企业,23家规上企业由于资金困难等原因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增长13.0%。
(三)服务业提速发展。商务办公集聚发展,基本形成西天尾总部商务区、海源酒店周边以及正荣·财富中心商务办公集聚区。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已建成中房购、步康电商园、市网贸仓储物流基地等三大网贸平台,海西网贸产业园、闽中电商产业园等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专业市场规模发展,工艺城、鞋服城限上商贸零售额平稳增长,家具城、中药材城加快建设。市网贸仓储物流基地、双赢物流公路港平台作用凸显,累计入驻网贸仓储物流企业50多家,黄石商贸物流园形成规模,仓储物流业加快发展,鹭燕医药物流开工建设。全年净增限上企业38家、重点服务业企业20家,预计限额以上商品销售额350亿元,完成年计划350亿元的100%,增长2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亿元,完成年计划135亿元的100%,增长14.0%。
(四)农业基础不断夯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推进,山前村引进“利农模式”,设施农业加快发展。示范应用农业“五新”,大力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西天尾镇林山村现代农业示范种植园形成规模,积极发展金线莲、铁皮石斛、麦冬等林下品种,林下经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规范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引导规模化发展。推动发展设施渔业,鼓励推广浅海设施养殖、陆上工厂化养殖。预计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增长3.0%。
(五)重点项目有序推进。预计363个列入区计划管理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279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0%,其中148个在建项目完成投资219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16%;109个预备项目完成投资60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65%;106个前期项目按年初既定目标有序推进。富立鞋业、白塘路拱辰段、莆田国际珠宝首饰产业园等76个项目开工,百合鞋业、湄渝高速公路荔城段、正荣.财富中心等82个项目竣工。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预计全年完成固投280亿元,完成年计划290亿元的96.6%(部分已拍卖地块未录入统计,其中西天尾原首创置业地块退地,涉及土地出让金12.3亿元;富力·尚悦居项目未按计划开工,涉及土地出让金约9.3亿元),增长10.2%。
(六)城乡建设统筹发展。实施城乡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湄渝高速公路荔城段、莆兴路二期、白塘路拱辰段、九华路三期等项目有序推进,完成农村公路硬化15公里、危桥改造4座。西天尾、黄石新度、木兰溪两岸三大城市新板块建设有序推进,溪白新元地块、凯天•青山官邸、玉湖新城万科二期商住地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加快建设,磐龙山庄安置区(二期)、莆兴大道二期沙坂龙渡安置房、物流1-2#路(疏港路)安置区、南郊濠浦片区改造安置房等安置房项目有序推进,莆田总部商务区、正荣·财富中心、海峡国际商贸城等商务办公楼宇项目建成招商。“幸福家园”试点建设有序推进,在借鉴第一、二批试点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第三批试点村建设,66个试点项目完成投资2.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5%。持续开展化城市环境卫生、道路交通、河道清水、“两违”等专项整治,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七)外经外贸成效明显。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组团参加第11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福建商品交易会、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波兰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等各类国内外展销会。在“9·8”厦洽会上我区共签约项目14个,总投资4.83亿美元。闽中有机食品、荔城利农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百骏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增资,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000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00%。在今年第十三届“6·18”项目成果交易会上,我区新对接项目共195个,总投资72.18亿元。协丰鞋业、荔欣嘉贸易、艾力艾三路、双源鞋业、永胜工贸、伟兴鞋业、德贸贸易等企业出口增量500万美元以上,有力拉动我区出口增长。预计全年外贸出口总额9.7亿美元,增长7.2%,完成年计划9.7亿美元的100%。
(八)民生事业优先保障。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三年行动计划既定目标。全面完成十大类56个为民办实事项目。知识产权工作稳步推进,专利授权量469件,其中发明18件,实用新型103件,外观设计348件。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城乡学校布局扎实推进,校安工程、扩容工程加快建设,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称号。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持续提升,村卫生所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区新农合参合率达100%。城乡文体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有序开展,基层竞技体育工作得到加强。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推进,“救急难”省级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居民医疗保险、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并轨。深入推进依法治区,顺利通过省“六五”普法考核验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深入创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示范区。继续开展“平安荔城”建设活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社区治安网格化管理,荣获省第三轮首批“平安县(区)”称号。
(九)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持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强化工业污染防治,加快建设生态工业,推动清洁生产。建成污水管网15公里,城市污水处理率85%以上。实施“家园清洁”行动,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以上。推进农业污染整治,持续推进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建设。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全区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24个,新技术6项。大力推进生态林业,完成造林绿化总面积1495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00亩。实施中小河流治理、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内河整治、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27个重点水利项目,完成河道整治28.45公里。强化生态旅游建设,积极打造提升壶山兰水、工艺城4A、后黄三星乡村旅游等生态旅游区。
2015年我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经济下行压力正在继续;拉动经济发展的大项目不多,支撑投资增长的后劲乏力;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房地产开发回落,税源结构有待优化;项目建设用地、用工、资金等要素制约更加突出;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增加值占GDP比重偏低;农业抗灾能力仍然较为薄弱。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主要任务与措施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区上下要全面贯彻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按照“全面小康,魅力荔城”总目标,紧紧围绕四三并举的工作要点,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格局,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改革攻坚、创新驱动,促进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再创新业绩。
2016年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375亿元,增长11.0%左右,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0亿元、225亿元和130亿元,分别增长3.0%、11.0%和14.0%,三次产业比例由2015年的5.7:60.3:34.0调整为5.3:60.0:34.7。
——财政总收入38亿元,增长3.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308亿元,增长10%。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90亿元,增长1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亿元,增长14.0%。
——外贸进出口总额12.8亿美元,增长7.0%,其中外贸出口10.5亿美元,增长8.0%。
——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6000万美元,与上年持平。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00元,增长11%左右。为完成上述预期目标,要着力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抓项目扩大有效投资。一是梯次推进项目。加强项目储备,滚动管理、录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的区级重点项目。强化项目工作成效,在谈项目促签约,签约项目促落地,落地项目促开工,开工项目促投产。跟踪推进列入省、市“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二是推进区级管理重点项目建设。基础设施类着重促莆田国际珠宝首饰产业园配套道路、壶公路宁海新桥至仕方桥连接段工程、公交北站等21个项目开工,九华路三期、莆兴路二期、物流1-2#路等24个项目竣工,加快推进涵港大道仕方桥至惠下路段等3个项目建设。工业类着重促泰盛新材料、陶华精密铸件、克林粒子加速器、鑫华金属等19个项目开工,顺天通汽配城、富立鞋业、华峰工贸新材料项目等16个项目竣工投产,加快推进才子服装(三期)、珠宝产业园等4个项目建设。商贸物流类着重促莆商天下、黄石青山建筑总部等14个项目开工,总部商务区、湄洲湾国际家具城、凯天国际等10个项目竣工,加快推进鹭燕医药物流、海峡商务中心等2个项目建设。城建类着重促富力·尚悦居、壶公路一期安置房、玉湖新城陡西安置区等14个项目开工,正荣·润璟、香槟国际、左岸蓝湾等19个项目竣工,加快推进正鼎·北戴河、凯天青山官邸、万科汇等19个项目建设。社会事业类着重促南少林英才文武学校、莆田学院迁建、莆田职业学校等10个项目开工,荔城区第一实验幼儿园、爱登堡幼儿园等5个项目竣工,加快推进莆田东大职业学校、荔园休闲中心等6个项目建设。农林水利类着重促和平河、延寿溪、埕美河及其支流生态水系建设等22个项目开工,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黄石镇东湖、黄石镇祁境、新度镇樟桥项目区等16个项目竣工,加快推进城涵河道整治景观带、北高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等2个项目建设。三是务实招商引资。抓好“三维”项目对接,加强与央企、民企、外企的对接合作,加大莆商回归力度,科学优选项目,组团参加“6·18”、“9·8”、民企产业项目洽谈会等重大经贸活动,开展产业链招商、小分队招商、零地招商。四是强化项目保障。落实“二三四四”项目工作机制,加快项目进度。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动态管理、盘活闲置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快推进项目征迁,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保障。五是加大力度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对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统筹抓好土地报批、征迁扫尾、项目供地、资金筹措等关键环节,加强与国开行、农发行的对接,积极争取国家建设专项基金。
(二)抓工业促转型升级。一是提升服务水平。按照“救急、扶小、奖新、帮中间”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关于扶持工业经济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继续推行区领导挂钩帮扶企业制度,指导稳定成长型企业,帮扶发展滞缓及异常企业,服务有订单、有市场、但有困难的企业破解难题,重点服务三棵树、闽中等34家龙头企业发展,培育协丰鞋业、长丰体育用品等19家省、市鞋业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做好金融风险防控,积极帮扶企业破解发展难题。二是加快项目建设。推进莆田国际珠宝首饰产业园、华昌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富立鞋材、建研构件等项目进度,加快侨发鞋业、泰盛新材料、宝宏人防等项目前期工作。三是推动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和“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鼓励存量工业企业主动参与“互联网+”工程,引导企业实施“两化”融合、技改创新,推进闽光织造等12个技改项目实现投产达产,扶持双驰实业、华隆机械加快新型设备、技术的研发、引进,重点做好“机器换工”工作;大力支持永丰鞋业、鑫龙鞋业等企业做好“体制换新”、“管理换挡”工作。四是拓展用地空间。推进兴化湾南岸北高作业区前期工作,启动省道纵一线北高路堤工程,推进澄峰围垦垦区填土工程,完成美兰盐场“废转用”报批。加快九华路三期、高新路等园区路网建设,完善园区污水管网、垃圾收运和绿化等配套设施。进一步盘活工业空置用地和厂房,向存量用地要效益。
(三)抓三产促结构优化。一是加快集聚商务企业。加快市总部商务区、海源周边等总部大楼建设进度,推进区商务大楼、友德附属楼、莆运总部大厦、鞋革总部大楼、旷远酒店附属楼、帝源首座写字楼等总部企业集聚区发展。培育建筑龙头骨干企业,引导建筑企业集聚发展。充分盘活利用办公楼宇资源,鼓励和引导企业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及贸易公司、代理中介服务机构入驻。二是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培育壮大步康电商产业园、闽中电商产业园、海西网贸产业园、莆田网贸仓储物流基地、井后电商专业村等电商集聚区,有效引导中电网购、绿银网、易捷乐、黄金码头、正统网等电商平台做大做强,积极扶持中电宝、中外宝、通宝易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树立品牌,扩大影响。加快推进“互联网+”战略行动,支持鞋业服装、食品、工艺美术等传统优势产业运营电子商务。三是加快繁荣专业市场。合理布局商业街和特色专业市场,整合辖区内商业场所,对闲置商业办公楼、安置房商铺(商场)进行分类招商、管理,适当发展中等特色专业化的大卖场。繁荣发展6城(工艺城、鞋服城、药材城、艺境城、珠宝城、汽车城)、6中心(正荣财富中心、沉香原材料交易中心、红星美凯龙、金鼎广场、正荣时代广场、馨谊新天地)。四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黄石商贸物流园,加快打造工艺美术城物流配送中心、鞋业服装城物流配送中心、双赢物流公路港、鹭燕医药物流配送中心、海峡国际商贸城中医药材物流配送中心等五大物流配送节点。五是大力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业,依托古谯楼、大路、县巷及历史文物古迹,保护性修缮,开发历史文化名城游;进一步完善壶公山森林公园、九华山、南少林景区配套设施,开发禅武文化游;结合“幸福家园”、“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生态休闲、农业观光旅游,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景区。加快发展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的社区服务业。
(四)抓农业现代化促增效。一是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成第一批30个试点村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是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环评达标的34家规模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建立“五新”示范片10个,建设利农公司第一期设施农业1000亩,花卉苗木300亩,林下经济基地300亩。三是推进强村富民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培育一批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元的示范村;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创造就业机会,分类帮助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均。
(五)抓城乡建设促宜居。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涵港大道仕方桥至惠下路段、壶公路宁海新桥至仕方桥连接段、永嘉路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省道201线北高埕头至303海堤段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实现九华路三期、物流1#路、物流2#路等竣工通车。加快重点客运站前期工作,改造西天尾、新度、黄石、北高客运站。二是持续推进片区改造、安置房建设。加快南郊四期、潭头桥、仪门等片区改造前期工作,适时启动签约。开工建设莆兴大道二期沙坂龙渡安置区、宁海新桥互通口安置区、湄渝高速公路黄石北高安置区等安置房项目,续建壶公路一期厝柄安置区、黄石旧街一期安置区、莆兴大道二期华中安置区等安置房项目,实现九华大道洞湖安置区、物流1-2#路东郊安置区竣工,力争旧四中片区改造安置房、黄石七境园中村安置房全部或部分回迁。三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继续推进“幸福家园”试点村建设,2016年共安排项目118个,年度计划投资2.76亿元;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集体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确权颁证工作;落实居住证管理制度,确保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落得住、转得出”。四是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完善房地产项目周边教育、市政、商贸等配套设施建设,跟踪服务万科城、左岸蓝湾等房地产项目,积极促进房地产销售。五是强化中心城区内河沿线污水整治和集镇、园区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重点县、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工程、安全生态水利项目建设。六是持续推进创建文明城市各项工作。七是全面落实节能减排和能耗“双控”工作。
(六)抓统筹促民生保障。一是持续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二是落实精准扶贫各项举措,实现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达到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的70%以上,全年减少贫困人口2500人。三是统筹教育资源均衡布局,加快城区和中心集镇扩容等教育类项目建设,实施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着力提升50个薄弱学校、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办学条件。实施学前教育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校安工程、扩容工程项目,开工建设新度初级中学教学综合楼、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学业务楼、拱辰畅林小学教学综合楼和区第一实验幼儿园教学综合楼、区第二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教学综合楼、区第三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教学综合楼。四是推进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健全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加快拱辰社区卫生服务站搬迁。五是推进社会保障城乡一体。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医保水平,做好进城落户农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六是做好人口工作。贯彻落实国家二孩政策,加强优生优育宣传教育,推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七是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加强“七五”普法工作,继续开展 “平安荔城” 建设,改善公检法司基础设施,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八是做好拥军优属、宗教、侨务及消防、安全生产、防汛抗旱、防灾减灾等工作。
各位代表!2016年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全区上下要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下,在区政协及各民主党派的积极参与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预期目标顺利实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先进区开好头、起好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