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莆田市荔城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会议审议,并请区人大各位代表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全区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经济工作要求,统筹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措施及接续政策,着力稳住经济大盘,发展信心有力提振,全区经济平稳运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
初步预计,荔城地区生产总值635亿元,完成年计划710亿元的89.4%(主要是二产、三产未达预期目标),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亿元,完成年计划18亿元的100%,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23亿元,完成年计划362亿元的89.2%(主要是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建筑业产值未达到预期目标),下降2.0%;第三产业增加值294亿元,完成年计划330亿元的89.1%(主要是限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商品房销售面积未达预期),增长6.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8:50.9:46.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亿元,完成年计划33.5亿元的98.5%,增长3.1%。规上工业产值890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完成年计划385亿元的77.9%(主要是纳统项目剩余投资不足,难以支撑投资持续增长),下降1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0亿元,完成年计划518亿元的100.4%,增长3.1%。财政总收入51.6亿元(含留抵退税3.4亿元),同口径增长4.0%;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33.385亿元(含留抵退税1.7亿元),同口径增长8.0%。外贸出口总额108亿元,完成年计划86亿元的125.6%,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1.17亿元(约1630万美元),完成年计划2.15亿元的54.4%,增长3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000元,完成年计划49280元的97.4%(疫情影响务工收入),增长7.1%。完成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任务。
(一)精准施策,经济大盘稳健运行。坚决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围绕国家33条、省48条、市60条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成立稳住经济大盘工作领导小组,推动政策精准滴灌,区域经济运行企稳回升。注重纾困解难、融资扶持。兑现省市区补助资金3.04亿元。举办政银企对接会,签约资金近55亿元,推动银企顺畅衔接;落实各项退税减税缓税降费政策,累计减免企业税费2.37亿元,办理留抵退税3.4亿元,阶段性减免市场主体房屋租金592户,1417.09万元。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2家,省市级工业龙头企业11家(省级5家、市级6家),限上商贸企业165家、规上服务业企业15家。消费服务提档升级,开展24场“全闽乐购•约惠荔城”促消费活动,投放消费券1562.56万元,带动消费2.9亿元,消费潜力充分释放;繁荣发展夜间经济,馨宜新天地广场、三信金鼎广场分别获评省级、市级夜间经济示范区。现代农业步伐加快。推广水产生态养殖模式,培育亿星、禾于2家水产苗种繁育企业。打造2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省传统村落建筑海峡租养平台村庄(后黄村)上线运行,农业发展更具规模化、标准化。
(二)挖潜谋增,产业优化质效并进。聚焦12条产业链挖存量、谋增量,实施强产业“八大工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重点产业运行有力。12个产业完成产值890亿元,增长1.0%;鞋服产业起发展支撑作用,全年完成产值超 600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近七成。48家龙头倍增工程企业完成产值490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55%以上。华耀运动、百合鞋业等36个技改项目完成投资9.76亿元,转型动能有力提升。盘活闲置厂房近3万平方米、改扩建厂房85万平方米,工业用地空间持续拓展。创新基础有效夯实。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8.81亿元,增长32.2%,位居全市首位。推动成立莆田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1家、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市级8家)、战略性新兴企业11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对象35家;获评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鞋类)。“四篇文章”做实做足。数字经济稳步发展,跨境电商云产业园完成莆田市首单9810模式出口业务;豆讯、智康云分别获评2022年省数字经济领域“独角兽”和“瞪羚”创新企业;23个平台项目新增交易额49.85亿元、开票额45.92亿元。海洋经济持续提升,贝藻类苗种基地、亿星水产育苗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天然星获批3项国家专利,蓝色海湾系统整治不断深化。绿色转型扎实推进,落实“双碳”行动,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完成市下达任务;双源鞋业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双驰实业入选省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绿色制造体系持续完善。文旅经济加快培育,聚焦“五大板块”,发展文化、休闲等为一体的“荔林水乡”生态旅游新业态,推动建设高品质水生态文化游品牌。构建地方传统格局的风貌区,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盛大开街,重现兴化府古街繁景。后黄社区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
(三)聚力攻坚,带动投资效益增进。开展“奋战60天,三促保全年”重点项目攻坚行动,实现项目建设“穿透式”推进、专班化运作、清单化管理、常态化调度,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项目建设大干快上。390个区重点项目(含省市重点项目)全年预计完成投资386亿元,其中,在建项目完成投资287亿元。47个市重点项目(含省重点)全年预计完成投资105亿元,超全年投资计划10.8个百分点。组织2次集中开竣工活动,全年预计实现市委党校新校区、莆田皇冠假日酒店、书香府邸A区及B区(绶溪地块二)等68个项目开工,鑫合鞋业扩建项目、玉湖新城古山片区安置房等92个项目竣工(含部分竣工)。要素保障服务有力。完成土地报批50宗、2202亩,新增建设用地1641亩;策划储备入库2023年重点领域专债项目35个,总投资997.67亿元,拟申请专债资金123.2亿元。新增获批16个专项债券资金项目29.68亿元,完成支付23.13亿元,支付率77.9%。招商引资高效推进。实施协会招商、存量挖潜招商等10个方面招商行动,组织参加重点项目开竣工暨招商项目签约等各类项目对接、签约活动8场。全年新增对接昀昶汽车天窗、芳城信鞋材等项目80个,总投资415.75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57个(30亿元以上项目5个,计划投资额255亿元),总部平台类项目23个。全年签约项目 49个,总投资243.2 亿元。
(四)服务优化,市场主体活力迸发。坚持突出重点、聚焦难点、打通堵点,树牢“人人都是服务员、行行都是服务业、环环都是服务链”的工作理念,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动全区营商环境再提升再优化,全力打造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的“便利荔城”。全区行政许可事项“即办件”占比66.16%,“一趟不用跑”占比86.1%,“全程网办”占比86.49%,网上可办率99.74%。推动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进一步优化发展软环境,政务服务事项非常满意率评价达99.96%。预计全年新登记内资市场主体2.77万户,比增6.7%,各类市场主体累计16.19万户,居全市第二。
(五)补足短板,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49个为民办实事项目超额完成投资。抗疫成效不断夯实。科学周密应对疫情考验,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安全防线,全年隔离、转运动车站入荔重点人员9704人,区域核酸筛查日均采集突破11000人次。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实施民生医疗设施提升工程,区精神病防治院二期项目实现竣工,中医院新建项目、区人民医院、疾控中心等一批民生医疗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累计提升80家村卫生所服务能力建设,区一体化村卫生所实现医保“村村通。推动创建“一镇一品”健康创建特色,打造国家级卫生城镇1个、省级卫生城镇4个、卫生村124个。教育资源扩容优化。成立区教育发展促进会,募集奖教助学资金3420万元,为教育发展添薪加火。实施17个教育类建设项目,投用中山中学荔浦校区小学部等教育类项目10个,新增学位9300个。推动全区120所学校参与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学校覆盖率100%,学生占比达96.67%。获评莆田市高中、初中两项教育优质管理奖。稳岗扩岗扎实推进。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7296人,比增17.37%。深入开展“政策找企业、补贴找企业”敲门行动,发放稳岗返还等资金补贴1903万元。生态环境质量稳步向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生态河道治理33.9公里,主要流域木兰溪国控三江口断面水质、延寿西溪省控延寿溪口断面水质达到国省考目标要求;空气质量优良达标率97.3%,空气质量指数为2.65,6项污染物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绿盈乡村”创建水平持续提升,全区创建“绿盈乡村”97个,占比达80%。
(六)全域统筹,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坚持一手抓新区建设,一手抓旧城更新,高标准推进高铁、玉湖、紫霄等片区开发建设,不断拓展城市生活空间。城市品质持续提升。22个安置房项目加快推进,实现涵港大道黄石华中安置区、渭阳安置区(含三山) 、玉湖新城荔浦安置房等15个安置房回迁,回迁群众4560户、面积94.1万平方米,居全市第一位;扎实推进棚改及老旧小区整治,开工埭里C区安置房、新度棚改一期、黄石沙坂棚改一期等5个棚改项目;完成市机关大院、孝义小区等10个老旧小区改造;79个城市建设品质提升项目加快推进,完成投资75.75亿元,完成投资占比98.4 %,超序时进度 15个百分点;整治提升 42条市政道路,完成人行道修补 4250㎡、路面修补3580㎡、修复缺亮路灯358盏。完成97处历史文化遗产的测绘建档和保护图纸编制工作,推动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路网结构不断优化。黄北四期全线贯通,五侯大道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新改建农村公路5.06公里,完善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7.716公里,创建美丽农村路18.8公里,获批第六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区)。农村建设优化升级。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点题整治”工作持续巩固提升,收回资金1167.88万元;完成2条黑臭水体治理、建成2080亩高标准农田、完成68个乡村振兴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完成村庄规划编制71个。
(七)防范风险,筑牢安全屏障。积极主动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从源头上守好安全底线,塑造安全发展环境。推动落实安全生产。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工作“十五条”硬措施,深入推进燃气、危化品、自建房等21个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排查安全生产隐患3840个,治理3840个,治理率100%,全年安全事故、伤亡人数持续下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持续完善债务管理体系,加快隐性债务化解,提高债券支出进度,累计化解10家企业不良贷款共1.87亿元,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债务风险底线。筑牢信访维稳底线。坚持攻坚治重化积,实现信访工作“四下降一提升”(即信访总量、重复信访件、进京越级访、到省越级访同比下降,治重化积化解率同比提升)。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全力保障粮储安全,新增储备粮6143吨,全面完成市下达储备粮规模任务。
202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经济运行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但同时也要看到,受超预期因素影响,主要原料价格上涨,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呈现不同程度的回落,部分指标与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任务还有一定差距,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受疫情持续性、大范围影响,企业用工、原材料等要素成本不断走高,规上工业企业减停产面高位运行;二是国际贸易摩擦与订单分流挤压外向型企业发展空间,外贸订单呈现萎缩态势。三是工业建设用地指标趋紧,全区大型工业类项目转化落地难。四是房地产销售热度下降,市场持续低迷下行。五是企业研发投入意识不高,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支撑薄弱。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直面问题和挑战,迎难而上采取有效应对举措。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主要任务与措施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全区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坚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做好“五促一保一防一控”,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全方位推动“强产兴城,幸福荔城”建设。
2023年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670亿元,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3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335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316.7亿元,增长7.7%。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7:50.0:47.3。
——财政总收入50.1亿元(不含留抵退税),增长4.0%,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32.55亿元(不含留抵退税),增长2.7%。
——固定资产投资320亿元,增长6.7%。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亿元,增长3.0%。
——规上工业增加值272亿元,增长3%。
——外贸出口总额108亿元,与上年持平。
——实际利用外资1.26亿元,增长10.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0亿元,增长6.0%。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100元,增长6.5%。
为完成上述预期目标,要着力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产业提级促发展。坚持以实施强产业“八大工程”为抓手,聚焦“十二条产业链”提质升级,着力构建产业现代化发展体系,培育新增长点,拓展产业发展动能。
夯实先进制造业发展基础。深化龙头企业倍增工程,重点抓好48家龙头倍增企业跟踪服务,促进企业产能释放,提高企业亩均产出。积极对接减产企业和增幅较低企业,全面梳理分析,力争遏制减产势头,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持续提升营商环境,做大产业盘子,助推“升规纳统”企业30家以上。围绕12条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推进实施恒而达功能化部件产业园等5个超10亿元重大项目建设。强化技改政策引导,鼓励转型升级,实施重点技改项目25个以上,力促企业发展提质增效。鼓励创新发展,完善创新创业平台体系,争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和双创示范基地;力争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省级3家)。加快“一区五园”建设,推动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品质。梳理落实近年来各级惠企扶持政策,助力商贸服务业企业加快发展,大力推动个转企、下转上,新增限上商贸业企业、规上服务业企业180家以上。扶强做大优质平台23个,引进上下游供应链企业以及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鼓励搭建行业性全产业链平台;推动二手车交易平台、跨境电商云产业园、鞋服展销基地等重大招商项目列入全市第三产业重点项目盘子,实现线上综合服务平台交易额超 2 亿元、出口超 3000 万元。持续促消费惠民生,紧抓黄金消费节点,策划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打造正荣财富、市体育中心等夜间经济示范区,争创省级示范商圈,助推消费市场加快回暖。着力稳外资、外贸基本盘,用活用足外贸扶持政策,指导企业通过外贸新业态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挖掘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增量。
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做优1个省级乡村振兴特色乡镇、10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建成1条乡村振兴示范精品线,新增乡村振兴试点示范项目30个。加快补足“三农”领域短板,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发展设施农业和节水农业,推进4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现代种业创新水平,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2万亩,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二)聚焦“四篇文章”育动能。加快数字经济建设。跟踪落实数字峰会对接项目,推动豆讯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培育一批数字经济领域“独角兽”“未来独角兽”“瞪羚”等核心产业领域创新企业2家以上,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加快绿色经济发展。科学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以提升木兰溪流域(荔城段)生态整治为抓手,推进实施30个流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重点项目,探索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路径;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生产体系,新增省级及以上绿色制造品牌2家。壮大海洋经济规模。助力港产城联动,提速荔城区莆炎高速北高互通及接线工程(五侯大道)项目建设,拓展临港产业发展空间。加快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二期)项目前期工作,夯实“蓝色旅游”生态基础。培育发展文旅经济。推动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南少林、五侯山等景区设施提升完善,力争全区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0%。全力推进“莆阳开春”项目,进一步打开城市绿心,推动生态、文态、形态等多态融合。
(三)聚焦项目攻坚提质效。初步安排 2023 年区重点项目 400 个,总投资约 255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490亿元。力争实现恒而达新材料生产项目一期、莆田市八二一街南伸工程(荔二路至壶公路)、九华大酒店及九华广场等100个项目竣工(含部分竣工),港通工贸、紫霄片区后埔安置区、莆田市永嘉街(壶公路-惠好大道)道路建设工程等100个项目开工。一是加强项目管理。继续推行月报制度,每月跟踪重点项目投资进度、工程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实行动态监管。加强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问题。二是按照签约项目抓前期、落地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建设的思路,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举措,加快推进项目土地报批、征迁扫尾、资金筹措等关键环节,确保项目按计划实现开竣工。三是紧盯中央省预算内、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资金的投向,围绕产业、城市、民生、文旅、乡村振兴等重点支持领域,谋好项目、做好储备,确保符合条件的项目应报尽报,切实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四)聚焦招商引资增后劲。2023年计划全年对接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额约300亿元以上。强化用地空间保障。持续推动黄石园区向涵港大道东侧拓展,加快推进鞋材加工集中区、黄石小微产业园建设,全力破除工业用地空间制约,推动协丰鞋业、双驰鞋业、恒而达等重点产业项目加速落地。常态化开展闲置资源摸底普查,推动实施“腾笼换鸟”、低效厂房出清、“二次招商”,盘活老旧工业厂房50亩以上。强化项目转段提升。加大涉项目土地、规划、用水、用电等部门协调联动,以开工转段为目标,强化跟踪落实,加快各项前期手续办结工作。紧盯入驻鞋材加工区的华祥鞋业、东方猎狼、潮流鞋材、鑫昌新型鞋材、鑫山服饰5家企业及列入省级跟踪管理的莆田力宝金融中心综合体项目、鑫龙鞋业生产基地项目,着力破解前期制约难题,力促项目开工转段。强化招商项目储备。围绕十二大产业发展方向,聚焦“一区五园”规划建设,依托以会招商、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等招商方式,丰富招商项目资源,重点推进鞋材加工区和黄石小微产业园同步招商,做大招商引资项目储备盘子。
(五)聚焦改革赋能激活力。落实创新改革事项清单,提升营商环境。加强要素支持。配合上级完善知识产权市场化交易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规范市场监管。对市场主体、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重点行业和领域,加强全链条竞争监管执法,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探索柔性监管新方式,推行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和免予行政强制等“四张清单”制度。持续优化破产案件财产解封及处置机制。深化“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改革。持续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集成化办理。配合上级推行水、电、气等市政接入工程涉及的行政审批在线并联办理。充分应用企业数字证书和电子签章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扩大电子证照、电子签章应用范围。强化惠企政策兑现。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实现符合条件的企业免予申报、直接享受政策。优化税费优惠政策精准推送机制,开展有针对性的税法宣传和政策辅导,提高政策知晓率、使用率。
(六)聚焦城乡建设拓空间。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有序推进土地成片开发,加快建设木兰溪南岸高铁新城,持续推进木兰溪南岸新度镇和黄石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试点项目;稳步推进绶溪片区、玉湖片区、大学城片区等片区成片开发。推动城市持续更新。开工后埔安置区、紫霄片区东星安置区等13个安置区项目建设,实现沙坂片区棚改项目一期、新度片区棚改项目一期等5个安置区回迁。新增实施8个老旧小区改造,推行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深化综合交通路网提升。重点推进联十一线(荔城段)、新建福厦铁路(荔城段)等一批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八二一街南伸、五侯大道、湖滨南路(城港大道-天妃路)、玉湖路网等一批重点市政道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道路新改扩建3公里、危桥改造2座,逐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七)聚焦民生福祉保稳定。坚持以人民需求为导向,全力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做好低保对象、老年人和孤寡等困难群体的服务保障工作。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支持区二幼荔阳分园等4所幼儿园创建市级示范性幼儿园、莆田四中通过省级示范性高中复评、莆田八中通过省一级达标高中复评。力促中山中学荔浦校区(初中部)、莆田八中新校区、东洋中学综合等10个项目如期投用,新增学位8200个;全速推进荔城区第二实验小学绶溪校区、莆田十五中宿舍楼等8个前期项目手续办理进度。推动区优质学校与乡村薄弱校间师资双向交流面达10%以上,持续打造高水平专业化教师队伍。推动健康荔城建设。加快荔城区中医院、区人民医院等一批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加强应急医疗物资储备,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完成荔城区建设国家级健康县(区)工作,力争通过国家和省级考核评估。持续稳就业保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全面落实一次性生活补贴等积极就业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持续推动就业服务前移,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050人以上。优化改善生态环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提升环境整治成效,计划治理河道12.48公里。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决遏制“两高”项目发展,着眼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实,着力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发展。
(八)聚焦风险防范守底线。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落深落细防控举措,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年”活动,全力化解重点领域信访问题,确保实现“三个不发生”工作目标。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保持严执法高压态势,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推动各类风险隐患、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落实“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创新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机制。同时,做好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红十字、工商联、统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科普、地方志、气象、地震、食药监、质监等工作。
附件:1.荔城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表
2.荔城区2023年区重点项目计划安排汇总表(分镇街)
3.荔城区2023年区重点项目计划安排汇总表(分行业)
附件1
荔城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表
|
指标名称 |
计算 单位 |
2022年 |
2023年 |
|||
|
计划数 |
预计 完成数 |
比上年 增长% |
预期数 |
增长% |
||
|
一、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710 |
635 |
2.0 |
670 |
5.5 |
|
第一产业 |
亿元 |
18 |
18 |
3.5 |
18.3 |
1.5 |
|
第二产业 |
亿元 |
362 |
323 |
-2.0 |
335 |
3.7 |
|
#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280 |
265 |
-1.0 |
272 |
3.0 |
|
第三产业 |
亿元 |
330 |
294 |
6.3 |
316.7 |
7.7 |
|
三产结构 |
2.5:51.0:46.5 |
2.8:50.9:46.3 |
2.7:50:47.3 |
|||
|
二、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
亿元 |
964 |
890 |
1.0 |
935 |
5.1 |
|
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
亿元 |
33.5 |
33 |
3.1 |
34 |
3.0 |
|
四、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农户) |
亿元 |
385 |
300 |
-18.4 |
320 |
6.7 |
|
五、外贸出口总额 |
亿元 |
86 |
108 |
20.0 |
108 |
- |
|
六、实际利用外资 |
亿元 |
2.15 |
1.17(合1630)万美元 |
37.0 |
1.26(合1756)万美元 |
10.0 |
|
七、财政总收入 |
亿元 |
50 |
51.6(含留抵退税3.4亿元),同口径增长4.0% |
50.1(不含留抵退税) |
4.0 |
|
|
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518 |
520 |
3.1 |
550 |
6.0 |
|
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人 |
49280 |
48000 |
7.1 |
51100 |
6.5 |
荔城区2023年区重点项目计划安排汇总表(分镇街)
单位:万元
|
内容 镇街(园区) |
在建 |
预备 |
前期 |
|||||||||||
|
小计 |
续建 |
新建或技改 |
总投资 |
计划投资 |
预计全年开工项目数 |
预计全年部分竣工或竣工项目数 |
个数 |
总投资 |
计划投资 |
预计全年开工项目数 |
预计全年竣工项目数 |
个数 |
总投资 |
|
|
西天尾镇 |
15 |
8 |
7 |
1196950 |
479650 |
7 |
4 |
12 |
794300 |
159800 |
9 |
0 |
33 |
2745200 |
|
荔城经济开发区 |
17 |
7 |
10 |
2563824 |
802520 |
9 |
11 |
4 |
82000 |
31500 |
4 |
0 |
11 |
327000 |
|
新度镇 |
18 |
11 |
7 |
2411675 |
738915 |
7 |
11 |
12 |
483974 |
102800 |
2 |
0 |
11 |
414374 |
|
黄石镇 |
19 |
9 |
10 |
630672 |
255299 |
10 |
14 |
8 |
159050 |
58300 |
5 |
0 |
21 |
1188400 |
|
黄石工业园区 |
36 |
12 |
24 |
1119055 |
523330 |
22 |
15 |
26 |
829760 |
145850 |
14 |
0 |
5 |
1300000 |
|
北高镇 |
9 |
5 |
4 |
587667 |
134300 |
4 |
5 |
4 |
13100 |
5900 |
3 |
0 |
10 |
407000 |
|
镇海办 |
18 |
10 |
8 |
883340 |
320100 |
8 |
9 |
14 |
734640 |
166800 |
12 |
1 |
9 |
491000 |
|
拱辰办 |
25 |
18 |
7 |
2526912 |
523334 |
7 |
15 |
10 |
1286129 |
178200 |
5 |
0 |
10 |
1165874 |
|
区直部门 |
25 |
14 |
11 |
890426 |
257042 |
11 |
16 |
7 |
202533 |
33115 |
5 |
0 |
11 |
105893 |
|
全区合计 |
182 |
94 |
88 |
12810521 |
4034490 |
85 |
100 |
97 |
4585486 |
882265 |
59 |
1 |
121 |
8144741 |
附件3
荔城区2023年区重点项目计划安排汇总表(分行业)
单位:万元
|
内容 类别 |
在建 |
预备 |
|||||||||||
|
小计 |
续建 |
新建或技改 |
总投资 |
计划投资 |
2022年计划投资 |
预计全年开工项目数 |
预计全年部分竣工或竣工项目数 |
个数 |
总投资 |
计划投资 |
预计全年开工项目数 |
预计全年竣工项目数 |
|
|
基础设施类 |
38 |
18 |
20 |
1290521 |
485654 |
243623 |
20 |
30 |
15 |
297635 |
66365 |
7 |
0 |
|
工业类 |
47 |
18 |
29 |
3382547 |
1337300 |
515330 |
26 |
24 |
23 |
929160 |
190800 |
14 |
0 |
|
商贸类 |
13 |
10 |
3 |
2187357 |
393797 |
200500 |
3 |
7 |
8 |
125500 |
31000 |
7 |
0 |
|
城建类 |
46 |
24 |
22 |
4693791 |
1427797 |
1835550 |
22 |
16 |
32 |
2799276 |
526100 |
19 |
1 |
|
社会事业类 |
24 |
15 |
9 |
608570 |
220752 |
316265 |
9 |
9 |
18 |
423915 |
63000 |
11 |
0 |
|
农业类 |
14 |
9 |
5 |
647735 |
169190 |
83290 |
5 |
14 |
1 |
10000 |
5000 |
1 |
0 |
|
全区合计 |
182 |
94 |
88 |
12810521 |
4034490 |
3194558 |
85 |
100 |
97 |
4585486 |
882265 |
59 |
1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