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 索 引 号: PT02117-0400-2023-00004
  • 发文机关: 荔城区交通运输局
  • 成文日期: 2023-04-23
  • 发文字号: 荔交运法〔2023〕9号
  • 标    题: 关于印发《荔城区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
  • 发布日期: 2023-05-04
  • 有 效 性: 有效
关于印发《荔城区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
荔交运法〔2023〕9号
时间:2023-05-04 15:57

  区运输中心、区交通质安中心,局机关各股室:

  现将《荔城区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莆田市荔城区交通运输局

  2023年4月23日

  荔城区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加强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工作的重要部署,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依法行政水平,切实巩固2021年以来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果,推动落实执法规范化长效机制,按照中央依法治国办、省委依法治省办、市委依法治市办统一部署要求和区委依法治区办公室《关于印发<荔城区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荔委法办〔2023〕5号)要求,决定自2023年4月起,在全区范围内集中开展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以下简称专项整治),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推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相关执法突出问题有效解决,彰显法治力量,厚植党的执政基础;推动相关制度规范健全完善,全面筑牢法治根基,实现常治长效;推动执法理念更新、执法方式优化,坚持寓服务于执法,体现便民惠民;推动执法能力和保障水平有效提升,队伍管理切实加强,确保素质过硬;推动执法制约监督体系严密规范,严格法治责任落实,持续正风肃纪,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法治荔城保驾护航。

  二、整治重点

  根据中央依法治国办专题调研督察通报情况,聚集“逐利执法”、执法不规范、执法方式简单僵化、执法粗暴、执法“寻租”等五个方面突出问题,重点整治:

  (一)违规设定违法行为最低处罚数额、设置行政执法数量考核指标等导致“逐利执法”的问题。

  (二)在治超工作中违规收取年票、月票,出售“路牌”,凭借票、牌就可以正常上路行驶的问题。

  (三)对类型、情节相同的违法行为执法尺度不一,处罚金额相差较大,对违法行为擅自修改定性,以“集体讨论”等名义擅自降低处罚标准的问题。

  (四)采取行政强制措施与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措施随意性较大,不规范扣车、超期扣车,对查扣的超限超载车辆违规予以放行的问题。

  (五)未按规定摆放发光或者反光的警示标志、设置减速提示标牌、反光锥桶等安全防护设备,在行车道随意拦截正常行驶大货车进行执法的问题。

  (六)对企业执法检查存在频次过高,缺乏协调性和统一性,检查多、检查乱、多头检查的问题。

  (七)在公路上违法违规设置限高限宽装置,阻断、限制车辆通行,增加运输企业、司机不合理负担的问题。

  (八)执法服务不热心、不细心、不耐心,语言生冷、态度生硬,辱骂、恐吓当事人,用拳脚暴力执法的问题。

  (九)在执法过程中,告知当事人权利不规范,对当事人陈述权、申辩权等各项权利的正常行使保障不到位的问题。

  (十)对符合首违免罚条件的轻微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对违法行为仅处罚,不责令改正;对超载货车只处罚不卸载,在没有消除违法行为的情况下就直接放行等重处罚、轻教育、轻纠错、轻服务的问题。

  (十一)不分具体情形和实际情况定性违法行为,不具体分析违法行为的情节轻重及主观意图,机械适用法条进行处罚等“一刀切”执法的问题。

  (十二)在重大节日或重大活动期间,针对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明显加大,事后力度明显减小,没有真正做到常管常严,日常检查松,专项行动紧等运动式执法的问题。

  (十三)采用钓鱼执法增加绩效或对违法行为一律采取顶格处罚等过度执法的问题。

  (十四)滥用职权、徇私枉法、以权谋私、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吃拿卡要等执法“寻租”问题。

  (十五)无执法资格的辅助人员单独上路执法,与社会“黄牛”、非法中介勾结,违法收受各种财物通风报信、放行违法车辆的问题。

  三、实施步骤

  (一)全面动员部署(4月25日前)。区交通运输局成立专项整治小组(具体内容见附件),各单位要迅速对本单位专项整治进行动员部署,按照本行动方案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要求,推动专项整治扎实开展。

  (二)深入自查自纠(6月30日前)。要通过宣传栏等载体,向社会发布专项整治通告,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综合运用新闻媒体、信访投诉、12328热线、复议、诉讼等渠道,广泛收集问题线索。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群众和相关从业人员反映和意见。

  各单位要坚持“刀刃向内”自上而下开展自查,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对照市局整治行动方案要求,聚焦15类整治重点,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检视自查。针对查摆和收集的问题线索,分类研判、剖析原因、找准根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细化整改举措,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明确工作方式、工作成果和检验标准。于6月15日前完成自查工作,于6月20日前将自查报告和整改方案报送局运法股。

  (三)全面集中整改(10月31日前)。自整改方案上报之日起,各单位要开展为期3个月集中整改,按照制定的整改方案,倒排工期,限期整改,逐一销号。对可以马上整改的,立行立改加以解决;对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要列出时间表、路线图,常抓不懈推动解决。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要成立工作专班,明确专人负责,及时、严格、规范进行处理,解决情况和处理结果,要及时予以反馈,并上报局运法股,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整改结束后形成总结报告,于9月20日前报送局运法股。总结报告要明确专项整治工作情况、工作成效、发现的主要问题和有关建议等,对所有整治问题,要建立《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改台账》,以报告附件形式报送详细整改台账,同时附5个典型案例,追责问责、容错免责情况要作专题说明。

  (四)全面总结提升(长期推进)。各单位要及时总结专项整治工作的有效措施和经验,进一步研究制定治本措施,转化为制度成果,形成长效机制。要结合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建立执法规范化长效机制的意见,突出标本兼治,补齐制度短板,提出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制度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务实管用,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五、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专项整治行动与依法治区建设结合起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依法治理办公室和市局的工作部署,牢固树立执法为民宗旨,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扎实统筹推进,及时协调解决整治行动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和问题,确保部署有进度、推进有标准、整治有效果。

  (二)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各单位要层层传导压力,拧紧责任链条,坚持内部管理主动查、外部线索倒逼查、重点问题深入查相结合,全面摸清问题底数,彻底整治执法顽瘴痼疾。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全程紧盯、全程指导、全程协调、全程督办。领导干部要带头剖析自查,主动检视自身问题,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形成“头雁效应”,推动自查自纠走深走实。

  (三)扎实推进落实落地。各单位要认真落实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注重推动专项整治行动与日常执法工作相结合,查深查细、做准做实;要建立信息报送、明查暗访,线索移交等工作机制,坚持边查边改,坚持显性问题和根源问题一体排查,防止问题反弹、顽疾变异,同时抓好露头新问题整改。要定期跟踪、编写月报、总结成效、推广经验、通报问题,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确保认识到位、剖析到位、整改到位。要建立与同级纪检监察机构的协作配合机制,加强沟通联络和情报共享,信息通报,探索联合暗访督查机制。对于在执法监督过程中发现的涉嫌违纪违法的,按照有关规定移交纪检监察机关依规依纪依法处置。

  (四)强化督导确保效果。要把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社会关注度高、引发负面舆情的重点问题以及投诉举报高频事项列入督办台账,确保问题整改到位;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单位专项整治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整治工作不力、“躺平式”工作问题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及时采取通报批评、函询约谈、挂牌督办等方式要求限期改正;对整改迟缓、弄虚作假、敷衍塞责甚至拒不整改的,严肃追责问责。

  (五)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各单位要积极开展宣传发动,把专项整治工作部署和任务要求传达到每个执法岗位、每位执法人员,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关心的浓厚氛围。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全媒体方式,广泛宣传执法政策和服务举措,让广大从业人员充分了解政策导向、享受政策红利。深入宣传工作部署,加大违规违纪典型案例公开曝光,彰显队伍整顿、正风肃纪的力度和决心。大力宣传执法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弘扬执法正能量,引导社会各界理解、支持执法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加大负面舆情监测,及时发现负面舆情并依法依规处理、反馈到位,防止负面舆情事态扩大升级。

  (六)及时做好信息报送。专项整治期间,各单位于每月13日前,向局专项整治工作专班报送专项整治行动月报。具体内容包括:组织动员、开展督导检查工作、查摆问题、整改工作落实、典型案例、长效机制建设、问题线索处置、群众投诉举报处理等情况。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信息月报工作,信息月报要“快”“实”“简”“准”,即报送及时,内容真实,文字精简,数据准确。

  附件:荔城区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