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PT02104-3000-2025-00025
- 发文机关: 荔城区教育局
- 成文日期: 2025-09-15
- 发文字号: 荔教综〔2025〕99号
- 标 题: 关于举办荔城区科学教育系列活动暨第二届“校园创客节”的通知
- 发布日期: 2025-09-15
- 有 效 性: 有效
各中小学、幼儿园:
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福建省教育厅等十四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二十条措施>的通知》精神,根据莆田市教育局有关文件要求,为响应国家积极推广科学教育号召,培养我区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和学校特色发展,经研究,决定举办荔城区科学教育系列活动暨第二届“校园创客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加对象
荔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
二、活动时间安排
(一)活动准备时间
2025年9月—2025年10月
(二)报名时间
2025年10月上旬,所有比赛项目均先在超星等指定平台上报名。(具体网址待定)
(三)比赛时间
1.“动漫设计比赛”“3D创意设计赛”“图形化创意编程比赛”“python创意编程比赛”等4个项目采取线上评审,作品在超星平台提交,时间是2025年10月上旬(拟定)。
2.“手工创意设计赛”“科普我来说”“创意智造比赛”“科技小制作”“AR编程”“虚拟机器人”“智力挑战赛”“无人机挑战赛”等8个项目采取现场比赛形式,时间是2025年10月中下旬(拟定),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3.“数字元宇宙”、“C++编程专项比赛”采取线上初赛和现场比赛相结合方式,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三、参赛名额安排
每所城区小学和中心校须参加8个以上比赛项目,每所中学须参加5个以上比赛项目,每所幼儿园须参加1个以上比赛项目。
四、项目设置
本届校园创客节活动内容包括“手工创意设计赛”“科普我来说”“动漫设计比赛”“3D创意设计赛”“创意智造比赛”“图形化创意编程比赛”“python创意编程比赛”“C++编程专项比赛”“科技小制作”“AR编程”“虚拟机器人”“数字元宇宙”“智力挑战赛”“无人机挑战赛”等14个项目(具体活动要求见附件),参赛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其中的一项或多项比赛。各项活动的相关要求、评比指标及参与办法另外发文通知。
荔城区第二届“校园创客节”活动的项目设置
|
学段 项目 |
幼儿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网络提交作品 |
现场赛 |
|
|
小A |
小B |
||||||
|
手工创意设计赛 |
● |
● |
● |
||||
|
科普我来说 |
● |
● |
● |
||||
|
动漫设计比赛 |
● |
● |
● |
● |
|||
|
3D创意设计赛 |
● |
● |
● |
● |
|||
|
创意智造比赛 |
● |
● |
● |
● |
|||
|
图形化创意编程比赛 |
● |
● |
● |
||||
|
python创意编程比赛 |
● |
● |
● |
||||
|
C++编程专项比赛 |
● |
● |
● |
● |
|||
|
科技小制作赛 |
● |
● |
● |
● |
|||
|
AR编程赛 |
● |
● |
● |
● |
|||
|
虚拟机器人赛 |
● |
● |
● |
● |
|||
|
数字元宇宙赛 |
● |
● |
● |
● |
|||
|
智力挑战赛 |
● |
● |
● |
● |
|||
|
无人机挑战赛 |
● |
● |
● |
● |
|||
注:幼儿组,小学组分小A(小学1至3年级),小B(小学4至6年级)。
五、奖项设置
(一)比赛评选分幼儿园、小学A组、小学B组、初中、高中五个学段进行。线上评审项目作品的数量分别按10%、20%、30%评出一、二、三等奖。现场比赛项目作品的数量分别按10%、25%、35%评出一、二、三等奖。各学段评出优秀学校组织奖3名及优秀指导教师3名。
(二)根据市相关文件,本次区中小学“校园创客节”中部分项目获得一等奖作品可直接入围莆田市第七届中小学“科学月”比赛,不占用各项目分配到相关学校参赛名额。
注意:①手工创意设计、科普我来说、创意智造、科技小制作、AR编程、虚拟机器人、数字元宇宙、智力挑战、无人机挑战9个项目,每个作品可指定2名指导老师;②动漫设计、3D创意设计、图形化创意编程、python创意编程、C++编程专项赛5个项目,每个作品限1名指导老师。
六、相关工作要求
(一)各学校要积极引导教师、学生按照上述14类项目选择适合自己的赛项积极报名,参与本届中小学“校园创客节”活动。
(二)所有参展作品必须为作者原创,无版权争议。若发现与往届作品有雷同或涉嫌抄袭或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一经查实,取消获奖资格,如涉及版权纠纷,由申报者负责。参赛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使用权由作者与主办单位共享,主办单位有权出版、展示和宣传获奖作品。
荔城区教育局:范开道,联系方式:13******177。
区进校联系人:郑秀霞,联系电话:13******355;
林逸青,联系电话:15******366;电子邮箱:lcqxxjy@163.com。
技术联系人:李果,联系电话:18******393;电子邮箱:lccxds@139.com。
附件:荔城区科学教育系列活动暨第二届“校园创客
节”各赛项要求
荔城区教育局 荔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荔城区科学技术协会
2025年9月15日
(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公网安备 3503040200911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