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PT02110-3000-2024-00012
- 发文机关: 荔城区民政局
- 成文日期: 2024-03-12
- 发文字号: 荔民〔2024〕17号
- 标 题: 莆田市荔城区民政局关于印发“乡村著名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 发布日期: 2024-03-12
- 有 效 性: 有效
各镇(街)社会事务办:
为切实提升我区乡村地名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地名工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持续助力和美乡村建设,现将《荔城区“乡村著名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莆田市荔城区民政局
2024年3月12日
荔城区“乡村著名行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发挥地名工作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作用,根据《莆田市民政局关于印发“乡村著名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莆民〔2024〕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工作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地名建设工作的领导,加强乡村地名管理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和法治化建设,着力构建适应乡村发展的地名管理服务体系。争取用三年时间,使乡村地名及其标志的广度、密度、精细度基本适应乡村治理需要,乡村地名文化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乡村标准地名信息在各领域广泛使用,乡村地名管理服务水平得到持续提升,地名助力乡村振兴作用得到显现,不断满足乡村地区地名应用和文化需要。
二、重点任务
以乡村地名采集上图标注为牵引,全面推进乡村地名命名管理、地名标志设置维护、地名文化保护弘扬、地名信息深化应用和地名赋能产业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一)开展乡村地名命名
1.排查有地无名、多地重名、地名不规范等问题,摸清各类自然和人工地理实体名称状况,特别是乡村道路街巷名称,以及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农业产业、公共服务设施等地名现状,建立摸排工作台账,为乡村地名命名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2.在摸排台账的基础上,按规定程序分批次进行地名命名、更名,不随意更改老地名,优先解决乡村内部道路命名问题,全面提升乡村地名精细度和规范化程度,有效服务乡村治理精细化、网格化需要,为“乡村著名行动”打好坚实的工作基础。
3.注重提高新生乡村地名的文化内涵,与乡村当地特色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在命名、更名中注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坚决杜绝“大、洋、怪”等不规范地名在乡村地区滋生蔓延,用新时代的乡村好地名展示和提振美丽乡村精气神。
(二)开展乡村地名标志设置
加大乡村地名标志设置力度,努力健全乡村地名标志导向体系,逐步实现“有名就要有标”。结合乡村建设、旅游发展等需要,探索创新地名标志新形式,在符合地名标志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推动地名标志与乡村景观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借助观赏石、建筑牌坊等形式,打造与乡村人居环境相协调的乡村特色地名标志,擦亮美丽乡村的地名“名片”。同时加强地名标志管理,强化乡村地名标志巡检,做好地名标志维护、更新,更好发挥地名标志导向作用。
(三)推进乡村地名文化建设
1.组织当地退休人员、乡村教师、乡贤人士等文化力量,调查、梳理、挖掘乡村地名文化遗产,包括现今地名,以及消失的历史地名,整理出其可能蕴含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摸清地名文化遗产底数,汇总形成资料逐级上报。
2.利用当地乡村文化墙、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公告板等阵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讲好群众身边的地名故事,大力发展乡村地名志愿者,积极做好地名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因地制宜建设地名文化展示设施,提升地名文化可见度,推动与文化旅游等项目深度融合,让地名成为乡愁记忆的特色文化符号。
(四)深化乡村地名信息服务
1.地名在互联网地图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群众生活中用到的导航、外卖、快递等服务都离不开准确的地名信息,上级民政部门已与腾讯地图、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主流互联网地图运营企业展开合作,依托互联网地图,把各个地方的地名信息向国家地名信息库汇集、充实。
2.各镇街要组织村居大力开展乡村地名信息采集工作,指定专人使用“乡村著名行动”微信小程序上传图上未标识的地名信息,包括自然地理实体、居民点、道路街巷、交通水利、公共服务、文化旅游、农业产业等地名,以及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村邮站、农家乐、采摘园等兴趣点,实现应收尽收、常态更新。小程序汇集后将由后台审核员统一审核,规范上图,推动提高图上地名广度和密度。
3.树立乡村标准地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意识,关注并重视乡村标准地名信息在各类标志标识、涉农法律文书、公文证件中规范使用,共同推动地名信息在寄递物流下乡、工业品下乡、农村电商建设、在线旅游、智慧农业、乡村各类自媒体平台等场景中便利运用。
三、实施步骤
(一)组织准备阶段(2024年3月底前)。各镇(街)社会事务办深入学习“乡村著名行动”相关精神,开展调查研究,搞好摸底排查,明晰本地乡村地名管理工作现状。
(二)具体实施阶段(2024年4月至2026年12月)。按年度统筹推进,至2024年底,重点推进乡村地名命名和乡村地名标志设置;至2025年底,重点推进乡村地名文化建设;至2026年底,重点推进地名信息服务工作。
(三)持续推进阶段(2027年1月至2027年12月)。梳理总结工作流程,持续提升乡村地名管理服务水平,逐步建立起乡村地名全流程、常态化规范管理机制。
四、相关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乡村著名行动”是新时代地名工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各镇(街)社会事务办要深刻认识地名工作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积极向本级党(工)委、政府(街道办事处)汇报,在资源配置和工作经费上争取重点保障,要切实加强组织和协调,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乡村地名工作,形成良好的工作局面。
(二)紧扣重点任务,把好工作节奏。乡村地名命名、地名标志设置、地名文化建设、地名信息服务四个重点任务是“乡村著名行动”这项系统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各镇街要分析各自地名工作实际情况,把握好工作节奏,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扎实将乡村地名命名这一基础打牢,再稳步推进其他任务,不断提高地名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沟通协调。各镇街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地名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法规,不断健全乡村地名管理机制,加强上下级之间、镇街之间的工作联系,密切协作配合,充分调动乡村学者和基层干部群众参与地名工作的热情,全力提升本地乡村地名建设水平,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四)及时报送工作进展。各镇(街)社会事务办要定期梳理工作进度、工作成效、存在问题,优化工作方法,及时解决工作问题,按时报送《荔城区“乡村著名行动”进展统计表》(见附件,每季度第三个月25日前)。
附件:荔城区“乡村著名行动”进展统计表
附件
荔城区“乡村著名行动”进展统计表
填报单位(盖章): 社会事务办 统计时间: 年 月 日
|
类 别 |
自然地 理实体 |
居民点 |
道路 街巷 |
公共服 务设施 |
旅游 景点 |
兴 趣 点 |
其它类 型地名 |
|||||
|
农家乐 |
采摘园 |
寄递物流点 |
村邮站 |
其它 |
||||||||
|
命名 (条) |
本季数 |
|||||||||||
|
累计数 |
||||||||||||
|
更名 (条) |
本季数 |
|||||||||||
|
累计数 |
||||||||||||
|
设标 (个) |
本季数 |
|||||||||||
|
累计数 |
||||||||||||
|
采集上图(条) |
本季数 |
|||||||||||
|
累计数 |
||||||||||||
注:采集上图数量请据实填写,报送数据将与信息库后台数据比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公网安备 3503040200911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