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城区水利局于2023年2月24日印发《荔城区水利局关于印发<荔城区2023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要点>的通知》(荔水利〔2023〕20号),现对政策出台背景依据、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和解决问题等进行解读。
一、背景依据
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要点的通知》和《莆田市水利局关于印发<莆田市2023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要点>的通知》(莆市水利〔2023〕18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区水利工作实际,研究制定本实施意见。
二、目标任务
2023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水利部党组关于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安排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立足防大汛、抗大旱,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和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目标,主动防范化解风险,筑牢防御水旱灾害防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主要内容
(一)压实灾害防御责任
明确各级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责任人,落实水库、堤防、水闸等水工程的防汛“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点环节”,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河道巡查防守责任人,督促各级责任人上岗到位,加强社会公示,接受履职监督。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和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目标,密切监视雨情、汛情、旱情,专题研判凌情、墒情、咸情,动态跟踪工情、险情、灾情,绷紧“四个链条”,落实“四预”措施,紧盯每一场洪水、每一场干旱,让防御措施跑赢水旱灾害。
(二)修订完善各类预案
健全水旱灾害防御机制,加强预案管理,结合实际,及时修订水旱灾害防御预案(规程)、超标洪水防御预案、水库防洪调度运用计划和抢险应急预案、抗旱预案、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等。完善响应联动、会商研判、指挥调度、信息共享、值班值守等相关工作机制,明确应对措施,提高预案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积极开展实战演练或桌面推演。各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结合工程能力和经济社会现状,及时修订完善各类方案预案,确保方案预案具备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深入排查度汛隐患
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开展本辖区安全度汛隐患排查。重点检查防洪重要部位、危险区域和薄弱环节,开展水库、防洪防潮工程、重要行洪河道、在建水利工程、山洪灾害防御等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隐患问题逐一建立台账,落实闭环管理,限期进行整改。能立即整改的应百分百整改到位,一时无法整改的要落实应急度汛措施。对受江河洪水及山洪灾害影响区域的人员要逐一建档立卡。立足防住为王,及时复盘总结,客观还原防御过程,坚持打一仗、复盘一次、前进一步,从实战中及时总结固化经验、查找短板弱项,为应对可能更加严重的水旱灾害做好准备,筑牢防御水旱灾害防线。
(四)做好水库防洪度汛
强化水库安全管理,健全水库安全责任制。开展所有水库汛前隐患自查和整改跟踪督导,建立整改台账,全面、精准、动态掌握水库情况。要督促各类水库在汛前完成防洪调度运用计划和抢险应急预案的审查审批。要严格水库运行监管,统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与安全度汛,加快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主汛期病险水库原则上一律空库运行。强化水库防洪调度运用和汛限水位执行监督检查,严禁违规超汛限水位运行。强化工程巡查防守和险情抢护,预置抢险力量;水库出险后第一时间转移危险区人员,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库水位,妥善处置险情,严防水库垮坝。
(五)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要落实应急度汛、物资补充、抢险救援、水毁修复等所需经费。根据需求,合理确定应急物资储备品种、规模。要做应急物资储备更新、设备检测维护,优化储备布局,在重要防护对象、交通不便地区适当前置一定数量的抢险救援、应急通信等物资、装备。优化储备方式,通过实物储备、协议储备、产能储备等多种形式,切实保障应急所需。完善物资调用机制,开展调运演练,提高应急调用快速投放能力。
(六)强化抢险救灾能力
发生灾情险情,要第一时间报灾、核灾,严禁“迟报、瞒报、漏报”,确保灾情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并及时组织抢险救援。要加强水旱灾害应急抢险队伍的管理,汛前摸清各类专业队伍的人员、设备和抢险力量布局,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十四五”相关规划确定的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木兰溪系统治理工程,持续开展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加强项目、资金统筹,大力支持农村、山区等防御能力偏薄弱区域开展防灾减灾基础设施提升建设。开展山洪灾害补充调查评价、监测预警能力提升、简易监测预警设施配备等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
(八)做好山洪灾害防御
加快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优化山洪灾害监测站网布局,完善监测预警预报平台,规范预警信息发布,畅通预警信息 “最后一公里”,预警信息要及时报送同级防指或防办,实现风险预警信息及时直达受影响区域人员。要落实群策群防体系,汛前由县级水利部门负责组织更新山洪灾害危险区动态管理清单,确定不同风险等级危险区内居民和责任人名单,并纳入各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数据库和防御预案,及时更新、发放明白卡,切实提高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要充分发挥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和群测群防体系作用,坚持早预警、早转移,确保山洪发生之前应撤尽撤、提前转移,全力避免人员伤亡。
(九)落实防汛值班值守
建立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值班制度,在汛期前要落实防汛值班人员、场所、值班电话和值班传真,进入汛期后要严格落实防汛值班值守,并加强汛情监测,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及时发出、突发情况能够及时处置。深入细致排查跨沟道路桥涵阻塞壅水、沟道泥石淤积等涉河风险,纳入山洪灾害危险区清单管理,强降雨期间落实专人巡查盯守。
(十)统筹抓好防旱抗旱
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在做好防汛备汛工作的同时,也要密切跟踪不同时段旱情发展,强化监测水库蓄水和江河径流的变化,科学研判、准确把握旱情态势,抓好抗旱减灾工作。要完善抗旱预案和应急水量调度方案、供水保障方案,加强水资源调配管理,按照“保生活、保重点”原则协调好生活、生产用水矛盾。加强抗旱保供水、应急引调水、城乡供水一体化等工程建设,通过科学调度水库、应急引调水、抗旱打井和抽水送水等手段,全力保障城乡群众生活饮水安全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密切关注农作物旱情和群众饮水困难情况,加强旱情监测预报预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动态调整应急水量调度方案和抗旱预案,因地制宜采取应急调水、管网延伸、建设抗旱应急水源工程、节约用水等抗旱措施,努力减轻干旱影响和损失。
四、解决问题
《荔城区2023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要点》主要围绕荔城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进一步明确防御范围、内容及各相关单位的责任。通过明确防御责任,努力做到“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的总体要求。
五、联系方式
姓名:范超凡,电话号码:0594-2292742。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