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三一教祭祀习俗为三一教信仰习俗重要组成部分,其华东东镇祠为主要活动场所,至今有五百多年历史。三一教教主林兆恩,字懋勋,号龙江,道号子谷子,生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七月十六日,他是莆田自魏晋之后在理学领域的集大成者,他创立的三一教已传承至今了近五百多年。林兆恩以忠义教廉之心,悉因表意、去伪存真,融化求实所创立的“三教合一”理论,不仅诠释了儒、道、释三教本义相通,他还提出了以“三纲五常为日用,入孝出悌为实履,土农工商为常业”的修行主张。这对此后的宗教世俗化、伦理化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在倭寇入侵兴化时所表现出的毁家纾难的民族气节、爱国情怀至今成为莆田人引以为傲的精神财富。
华东东镇祠系明氏莆田抗倭古战场遗迹之一,该祠始建于明万历已亥年(1599)现祠宇为清代和近代依旧制重修,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建筑风格,祠内主祀林兆恩,配祀抗倭英烈陈胜、侠女“锄头爿”,现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石三一教祭祀习俗自明朝以来经不断传承发展,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地方文化现象,习俗的内容包括每年的七月十六日林兆恩的生日和每年的正月十四日林兆恩逝世纪念日都要举行奉衣、送饭等救危济困、赈灾解难活动,尤其是在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美德方面,仍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2015年10月,《三一教信仰习俗》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