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荔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市场监管问题专项整改工作方案的通知

来源:本网 时间:2021-05-12 09:41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区直各相关单位:

为切实做好2020年度市对区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的问题整改工作,现制定出台《荔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市场监管问题专项整改工作方案》,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整改落实。

    

    附件:荔城区2020年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问题清单及整

改情况表

 

                    

                     莆田市荔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5月12日    

(此件主动公开)

荔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市场监管问题专项整改工作方案

 

为切实推动市场监管能力提升,促进政府职能有效转变,对照2020年度莆田市荔城区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报告点到的问题清单,逐条逐项摸清漏洞、短板症结,推进市场监管指标改进卓有成效、各项指标能有所提升,促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特制定本整改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关于《荔城区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实施方案》及《2021年荔城区政府工作主要任务分解表》等相关文件通知精神,对标2020年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市场监管指标点到的问题,补缺补漏、举一反三,逐步构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重点监管、“互联网+监管”、跨部门协同监管相结合的新型监管机制,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水平,为各类主体营造公平、透明、法治的发展环境,更好推动美丽荔城高质量发展。

二、市场监管专项指标评估情况

荔城区市场监管指标,共有二级指标5项(1.“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情况;2.监管执法信息公开情况;3.政务诚信建设;4.商务诚信建设;5.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应用)。市场监管指标便利度分数为54.29分,在莆田市全域7个区域中排名下滑至第6位。除政务诚信建设指标保持领先排名第一、监管执法信息公开指标排名第四外,其余各项指标均在全市各县区排名靠后至第六位。

原因分析:

一是市场主体增速快、总量大,与之成反比是监管人员数有限,监管压力骤增。部分单位监管执法人员锐减,部分单位由于省里超过两年未组织执法资格考试,普遍存在无执法证、执法证到期、执法证与机构整合后监管领域不对应等情况,基层执法检查队伍力量薄弱。在监管过程中更侧重于企业的抽查,对个体工商户的监督检查力度有所削弱。

二是考核指标较往年大幅度调整,由原先的90余项增加到420余项,考核指标更为细致,更侧重于学术性数据采集,各单位在报送数据及佐证时,容易出现因理解不到位导致缺漏等情况,如重点领域有推进,但在报表时数据报送过于局限,仅报送双随机抽查指标相关数据,导致有作为但数据未体现。

三是受机构改革、职能调整等综合性因素影响,部门间沟通衔接还不够到位,联合惩戒力度有待提高,运用的省级以上平台目前还未实现完全的互通,做到“一个平台”“一网连接”。宣传发力还不够到位,市场主体对信用建设业务不熟悉,群众对信用建设等方面配合力度还有待提升。信息泄露带来群众疑虑,导致预留电话失真,无法提醒到位,同时区域性拆迁带来登记事项不相符等问题,企业未明确主体责任。

四是互联网+监管系统操作不熟练,系统首页已有配套系统操作培训视频,各部门没有主动下载学习;部分单位对“互联网+监管”系统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及时认领事项清单与数据归集;同时因政务外网费用等问题,各部门政务外网建设缓慢,导致无法及时登录系统操作。

三、市场监管专项指标明确的问题清单

    (一)全市共性问题

1.“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双随机”工作机制有待完善;检查对象体量相差较大;监管执法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对消保委投诉举报领域的事后针对性检查不积极;跨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工作效率低。

2.监管执法信息公开情况:信息平台完善程度较低。

3.政务诚信建设工作:公务员政务诚信建设缓慢。

4.商务诚信建设工作:联合奖惩工作开展效果较差。

5.“互联网+监管”系统工作:监管大数据应用效率低;系统操作不熟练;“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不完善。

(二)区级问题

1.“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对重点领域监管力度不足。

2.商务诚信建设工作:评估期内“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增多;评估期内企业年报率相对较低且呈现下滑趋势。

四、整改措施

1.发挥牵头职责,规范双随机抽查制度。加强培训,制定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全年工作计划,建立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定期做好跟踪、引导,督促相关责任部门按照执法资质、业务专长等调整执法人员库。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有机结合,加大对投诉举报及涉及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安全、质量、公共利益等重点检查事项和重要监管领域的抽查比例,实现市场监管领域相关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区直相关部门)

2.做好信息公开,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充分运用好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及信用中国、政府网站等公开平台,及时公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查检查等监管执法信息情况,加强非市场主体监管信息公开,定期跟踪做好通报,督促各责任部门,做好涉企信息归集、公示工作,做到“应归尽归”。(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区发改局等区直相关部门)

3.加快信用建设,加快完善政务诚信建设机制。设立专门的部门进行社会信用建设工作,统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政务诚信建设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加强政务诚信建设考核;提升政务公开的规范性;建立和完善政府部门及公务员的守信激励和失信公示及惩戒的红黑名单制度,推进公务员诚信建设;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利用“1+X”专项督查活动,对各单位的诚信档案建立情况进行抽查。(牵头单位:区发改局(信用办)、区公务员局等)

4.加强信用归集,提升商务诚信建设水平。积极开展联合奖惩工作,建立健全相关奖惩机制;加强不正当竞争打击力度;加强部门间合作。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进行信用信息公开,督促各相关单位每周及时上报联合惩戒案例及红黑名单等工作,提升针对市场主体的联合奖惩措施实施率,改善当地联合奖惩工作开展的效果;加强商务诚信文化宣传,建立并完善重点机构信用档案、及时公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信息、实施联合惩戒措施,加强对重点领域失信问题的惩戒、警示和治理力度,积极配合市信用办做好信用修复工作;积极引导市场主体主动填报年报,对未能及时填报数据或者始终联系不上的市场主体要实行相应的惩戒措施。(牵头单位:区发改局(信用办),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等区直相关部门)

5.有力推动运用,扎实做好“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推进全区政务外网铺设工作,配合市数字办收集反馈系统操作问题,加强系统操作培训;督促各部门及时认领和梳理事项清单,录入监管行为,提升监管行为覆盖率。(牵头单位:区发改局(数字办),责任单位:区直相关部门)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提升站位。按照区营商办统筹安排,区市场监管局总牵头市场监管一级指标,区市场监管局、区发改局具体牵头五个二级指标(分别由市场监管局分管信用领导及业务经办人、发改局分管信用办、数字办领导及业务经办人具体负责)。2020年全区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市场监管指标出现严重下滑,一定程度反映各部门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工作有所松懈。各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形成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业务股室具体对接的组织架构,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对标,补缺补漏,举一反三,对照“责任田”,抓好“整改项”,以整改推进整体工作提升,为2021年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续足能量,营造公平正义的营商环境。

(二)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市场监管指标涉及的部门多、领域广,各责任单位既要扫好“自家雪”,也要增强“配合度”,要对标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点题问题清单,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部门联合检查等为载体,破解难题瓶颈、扭转工作劣势,加强部门内、部门间沟通协调,形成监管合力,并运用好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部门协同监管平台)、信用中国、互联网+监管平台等平台,对监管执法信息及时做好归集、公示,确保阳光用权、依法用权。

(三)加强整改,确保实效。要认真对照附件《荔城区2020年营商环境第三评估存在问题清单》,采取有效措施,逐条逐项梳理,抓好问题全面整改。各责任单位要按照要求,于每月23日前梳理报送责任范围的整改进展情况,以便统一汇总报送区营商办。对落实不力的,将报送区营商办及效能办,以便年度绩效考评中予以绩效扣分。

 

 

 

 

 

 

 

 

 

 

 

 

 

 

 

 

 

 

 

 

 

                             

抄送:区营商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莆田市荔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2021年5月12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