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突然袭来,打破了城市的宁静。自荔城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集中隔离点工作任务开展以来,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夜以继日地忙碌着。
在荔城区某酒店的一个隔离点,由荔城区委政法委、市科协、镇海街道办、镇海派出所、荔城区医院、黄石卫生院、精防院、莆田眼科等单位共同组成的临时党支部,汇聚起疫情防控的强大先锋力量,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这段隔离的日子里,有汗水、有泪水、有感动,隔离点的工作人员与隔离人员共同谱写一曲友谊抗疫之歌。
危险时刻显担当
隔离点的驻守,没有白天黑夜,没有时间界限,只有24小时的随时响应。
“您好,我胃好疼,有哪位医生还没睡?”,9月24日凌晨,一位隔离人员在微信群里求助,该隔离点临时党支部书记陈文庚接到求助后,一方面立刻安排人员安抚该隔离人员,一方面紧急协调医务人员进行观察和初步诊治,同时向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请求专家支援,区指挥部当即安排了五名莆田学院附属医院专家组成员到驻点进一步诊治。经过一番努力,隔离人员服药后病情大有好转,她表示:“谢谢你们,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我现在都不知道会疼多久。”
无微不至暖人心
关怀到位就是防控良方,临时党支部一开始就坚持把做好服务保障和解决个性化需求作为工作的重要支点。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隔离期间恰逢中秋佳节,隔离人员无法回家团圆,该隔离点临时党支部召开会议,集思广益,创新服务内容。中秋前夕,他们在隔离人员服务群里发起投票,票选最受欢迎的午餐,将隔离人员午餐改为莆田卤面,为小朋友们准备汉堡、薯条、可乐“下午茶”。中秋当天,临时党支部为隔离人员准备了月饼以及兴化米粉、芋头等富有莆田特色的团圆饭,并为当天生日的2名工作人员举行了一场简单而温馨的“生日会”,让隔离人员和工作人员都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只要爱和希望都在,一切都会春暖花开。
在这个隔离点,共接收了185名医学观察对象,其中8岁以下儿童54名。针对该隔离点中儿童多的特点,为了丰富孩子们的隔离生活,缓解紧张情绪,该酒店临时党支部多方协调,争取了机器人科教协会、市体育中心素质教育联盟为隔离点8岁以下儿童捐赠了“科学营”课程科普套件,在9月17日至9月24日这段时间里,每日为这些孩子们开设“云”逛科技馆、线上“云”科普、科学小实验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学课程,让孩子们足不出户体验科学的乐趣。
9月18日,一个从隔离酒店房间打来的求助电话引起了临时党支部的高度重视,“我女儿有精神类疾病,我在酒店陪护照顾她,来的匆忙,药品没有带够,能麻烦你们帮忙去区精神病防治院买一下药吗?”他们马上安排工作人员与该女士详细沟通,然后派在点外的干部直接到精防院找知情的医生开药代购,并送到观察点。“谢谢你们,你们真是帮我解了燃眉之急。”该母亲收到药品后感激地说。
细微之处见精神
在疫情面前,隔离点的工作人员和隔离人员一样过着隔离生活。驻点的十几天里,临时党支部成员们深感责任重大,又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接送隔离人员、迎接各级检查、设置改造“三区两通道”、联系捐赠物资、协调日常事务、回应隔离人员需求、发放后勤物资等,事无巨细,都逐项跟踪落实到位。特别是临时党支部书记陈文庚,好几个夜晚他都是通宵度过的,身边工作人员劝他要注意休息的时候,他总说:“等等,等我把这件事情先解决好一下”,一转身又是一夜的忙碌。波涛汹涌方显中流砥柱,枪林弹雨方显英雄本色,他们冲锋在最前线,用实际行动证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最艰苦最危险的战役用行动诠释着初心使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总得有人负重前行。口罩遮不住他们温暖的笑容,阴霾挡不住他们奉献的脚步,我们坚信、我们期待——疫情过去后的胜利,风雨过去后的彩虹。
9月25日晚,该隔离点的182位隔离人员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即将进入居家健康监测阶段。在现场,4部载着解除集中隔离人员的专车整齐停靠在酒店门口,隔离点工作人员与他们的挥手告别,隔离时光虽然难熬,但隔离人员在离开时的笑脸也是对隔离点工作真挚的认可。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是战士,他们争分夺秒、不分昼夜,上下一心、全力以赴,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战“疫”一线,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心向党、站排头,临时党支部书记陈文庚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诠释初心使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