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七月,莆田天已经热浪翻涌。从7月15日夏粮收购动员会召开后,一年一度的夏粮收购攻坚战正式打响。清晨7点,天光微亮,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天马库区早已引擎轰鸣。满载稻谷的农用车已在粮库门前排成长龙,司机们在库区门口热烈的讨论着今天的运粮事宜。购销公司工作人员手持水分测定仪和入库水分登记表,即将开启一场一天长达14小时的“粮仓守卫战”——这里是2025年荔城区夏粮收购的主战场,也是本年度早籼稻入仓的最后防线。
早在今年四月初,公司就组建“询价小队”,深入荔城区各个乡镇产粮大户家中,详细询问今年的种植情况。“今年种植几亩田?打算种什么品种?对收购有啥建议?"在种粮大户郑淑兵的田间里,同事们一边记录一边解释政策。这场历时一月余、覆盖多个行政村的"摸家底"行动,回收有效问卷220份,梳理出三大核心诉求:政策公开透明、售粮便捷、高效。
为激发农民售粮热情,公司打出了一套服务“组合拳”。价格上,我们严格执行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基础上,联合相关部门进行市场咨询,制定了与市场交易行情相符的市场收购价131元/50公斤,另有12元/50公斤的地方直补,上述的种种措施让种植农户们切实受益,提高了种植粮食的积极性。服务上,开辟“绿色通道”,组建微信服务群,种粮户通过群内预约发车时段,实时跟踪车辆入库卸粮进度,省下不少时间呢!为进一步提高效率,库区创新采用“一仓两线”高效运转,两条“粮流动脉”同时搏动,将日均入库能力提升40%,候卸时间压缩至30分钟内。在烈日下的交粮区,清凉茶水、遮阳棚与整洁的休息室一应俱全,司机卢师傅捧着水杯感慨:“交粮像回家,秤准价公道,汗流得也舒坦!”
质量是粮食的生命线,检测粮食的水分测定仪便是这生命线的精准标尺。在高温高湿的盛夏,稻谷水分控制尤为关键。水分超标易引发霉变,威胁储粮安全;过低则损伤米质,影响农户收益。因此,在三个仓库的粮食入库点,对每一车新粮进行多点、高频次抽样检测,确保结果准确。检测全程透明化,数据现场即时告知司机和农户。一次,司机张师傅对检测结果存疑,购销公司工作人员耐心陪同他重新取样、复测,直至他心服口服:“你们测水分,严谨合理,这粮交得放心!”正是这份对质量关近乎严苛的坚守,使入库稻谷水分合格率持续稳定在100%以上,从源头杜绝了“问题粮”入库风险。
晨光熹微中迎来第一辆送粮车,星斗满天时送走最后一辆送粮车。至今日,公司全体职工连续奋战近月余,三个仓库累计安全、高效入库当季新粮已突破六千余吨大关。而这,也正是“看现场”的安全员们用专业与汗水写就的“粮安中国”。粮安天下,始于足下,系于毫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