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荔城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2年12月31日在区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
荔城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 吴进胜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莆田市荔城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会议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融入海西建设和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围绕“稳中求进更重进,四三并举超46”目标任务,奋力攻坚“五大战役”,积极应对宏观形势变化,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实现荔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初步核算地区生产总值23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增长15.2%(可比价,下同),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16亿元、144亿元和73亿元,分别增长3%、15%和15.5%,三次产业比例6.9∶61.8∶31.3。财政总收入27.5亿元,增长24.9%,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7.2亿元,增长2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80亿元,完成年计划的94.7%,增长1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800元,增长13.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180元,增长14.0%。
(二)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40亿元(新口径),完成年计划的107.9%,增长21.5%。全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家,达到174家。以鞋服城、工艺美术城、闽中食品工业园、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鞋革服装、工艺美术、食品医药、机械化工四大主导产业,已形成明显的产业集聚效应;荔城经济开发区、黄石工业园区产业聚集进一步增强,规模以上企业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产业进一步提升,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城市建设全面提速。一是综合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黄北大道三期竣工通车;向莆铁路荔城段、湄洲湾港口支线荔城段加快推进;南少林路南段延伸、九华大道(一期)、莆兴路二期、物流1#路、2#路等疏港道路有序推进。二是城市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城乡供水、供电保障率进一步提高,污水管网、城市公共交通不断完善,群众公共活动场所数量增多,城市建设向宜居荔城的目标稳步推进。三是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顺利进行。黄石旧街改造、护城河三期、护城河五期、玉湖片区进展顺利。四是小城镇建设成果进一步拓展。西天尾省级试点镇完成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总部经济区、磐龙山庄、溪白片区等一批项目稳步推进;北高市级试点镇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华峰工贸新材料、国际珠宝产业园、华昌珠宝产业园等超亿元项目入驻;黄石镇列入全国第三批城镇发展改革试点,正在编制总体规划。五是“宜居荔城”目标进一步细化。制定了《荔城区生态区建设“十二五”规划》。
(四)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列入区计划管理的361个项目完成投资176亿元,其中158个在建重点项目实现投资15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75个预备重点项目实现投资2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80%。“五大战役”实现投资175亿元,完成奋战目标的95%,闽中食品工业园、双赢物流等70个项目按计划竣工或投产,海山机械、总部商务区等90个项目新开工。项目策划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策划项目180个,“三级项目库”建设有序推进,区项目库保持滚动储备项目300个以上。
(五)招商引资成效明显。闽中食品工业园、海峡国际商贸城两个投资上亿美元项目按序时顺利开展。全年合同利用外资1.51亿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00.7%;实际利用外资1.76亿美元(历史可比口径),完成年计划的117.3%,增长9.5%。全年实际外贸出口总额7.1亿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09.2%,增长15.2%。在第十届“6·18”项目成果交易会上我区成功对接项目148项,总投资28.07亿元,各项指标居全市前列。全年招商引进项目61个,计划投资额105.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71.5%,其中:引进用地项目17个,总投资额达97.3亿元;引进总部项目44个,注册资金8亿多元。
(六)服务业繁荣发展。随着我区城市建设“东拓北扩南进”战略的持续推进,中心城区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红星美凯龙、正荣时代广场、工艺城、鞋服城、双赢物流信息交易中心投入运营,中石化炼油销售、中醇化汽车新能源、麦德龙商场落地运营,市场群集聚带动效应明显;旷远、帝宝、海源等高端酒店科学布局,初步形成酒店群;区商务大楼、西天尾总部商务区、荔港大道两侧金融总部、木兰·财富广场同步推进,总部群初具规模。城乡贸易市场持续看好,建材、家具、灯具、电器、汽车等消费品市场交易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增长22.2%。
(七)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加大“三农”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实施全国中小河道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加快乡村道路、水利、电力等建设步伐。在铁路、公路、木兰溪改造等项目实施过程中,合理规划建设安置区,有效地改善征迁户的居住条件。进一步推广示范农业“五新”技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广农村沼气应用等绿色农业技术,整治畜禽污染。进一步发挥闽中有机食品、新美蔬菜、鑫峰食品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促进农业生产高产优质高效。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8.3%,增长3.2%。
(八)民生事业持续改善。着力民生优化保障,推进10大类56类为民办实事项目,争创省级教育强区,推进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在全市率先实现标准化建设全覆盖。继续做好“双高普九”,麟峰小学旧校区改造完成,莆田十五中教学楼扩建,中小学校安工程建设、学前教育学校加快推进。新建北高卫生院,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100%。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健身场所不断优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持续推进,参保率达95%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担标扩面,积极扩大社会就业。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巩固“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成果。强化农产品源头治理,建设“食品安全工程”。 新铺设污水管网32公里,污水收集处理覆盖面不断扩大。不断加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推进“生育文明,幸福家庭”计划活动,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积极开展康复救助、环境卫生整治、河道清淤、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助学助教、计生家庭奖励扶助等工作。继续开展建设“平安荔城”活动,开展网络化管理试点,构建基层“一站式”便民服务平台,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类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地防控和处置,创新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稳定。
总体上看,2012年我区经济社会实现较快发展,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支撑经济发展的大企业、大项目不多,产业集聚能力不强;经济体量不大,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状况尚未根本改变;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比重偏低,与中心城区区位优势不相匹配;项目建设用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更加突出,个别重大项目由于土地报批、业主投向等因素影响未按序时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加速,城市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主要任务与措施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要按照市委“跨越发展,宜居港城”的发展战略和区委“率先跨越,宜居荔城”的发展目标,围绕“四三并举超46,攻坚克难保率先”的发展任务,抢抓机遇促发展,有效运作保率先,合力攻坚上水平,提升质量增效益,努力做到稳中求进、求好、求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2013年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273亿元,增长15.0%(可比价)。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5亿元,增长3.0%。
——直报年产值20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00亿元,增长17.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0亿元,增长18.0%。
——财政总收入31.5亿元,增长14.5%,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9.0亿元,增长10.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亿元,增长15.0%。
——外贸出口总额7.81亿美元,增长10.0%;合同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验资口径),实际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验资口径)。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00元,增长13.0%,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0元,增长16.0%。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
为完成上述预期目标,要着力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抓提升促转型,推动工业提质增效。落实国家、省、市促进工业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以港兴市、工业强市”的各项部署,统筹兼顾,加大力度,进一步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升工业发展质量。一是优化提升重点产业。加快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着力培育闽中百亿产值车间,三棵树50万吨涂料基地和华峰10万吨新材料项目等产业龙头企业,推进集约化发展,规模发展和品牌发展。二是推动城乡产业互动融合。围绕产业布局,着力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引导相对分散的同类企业集聚发展,引导重点企业引进技术改造、增资扩产、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提升我区鞋革服装、工艺美术、食品医药、机械化工四大百亿产业。三是加快兴化湾南岸北高片区招商工作。重点承接兴化湾南岸区域总体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策划引进装备制造、循环经济产业、新材料、临港物流等重大项目,完善基础设施,争取引进重大项目落户澄峰围垦。四是完善产业工业园区建设。围绕基础设施和项目落地重点,进一步完善荔城经济开发区、黄石工业园区的九华大道二期、星峰路、谷城西路等路网、管网、电力等设施,不断改善企业入驻条件和发展环境,加快园区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打造信息、物流、技术、融资等服务平台。五是深化品牌战略,依托“5·18”、“6·18”、“9·8”等平台,帮助企业引进先进适用技术,重点支持科创电子、恒达机电等28家工业企业进行技改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协助企业申报一批著名、驰名商标。六是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健全政银企互动平台,提升区级中小企业融资运作水平,探索融资新途径,破解融资难题,开展直接融资,努力争取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上市。七是健全劳务输入、企业用工培训等保障机制,开拓创新企业文化等。八是贯彻落实省、市节能减排降耗工作部署,完成年度减排任务。
(二)抓项目促投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2013年初步安排重点建设项目363个,总投资130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2亿元,其中在建项目179个,总投资52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0亿元;预备项目111个,总投资24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2亿元;前期项目73个,概算投资528亿元。继续实行“四个一”的项目工作推进机制,对照项目关键节点和季度、年度工作目标,加强对项目进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全年竣工或投产项目80个、新开工项目100个。二是全力打好“五大战役”。要强化责任落实,持续攻坚,确保投资完成、竣工投产、开工建设和前期突破。三是抓好“三维”项目对接工作。跟踪争取华润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在兴化湾南岸落地;积极谋求与中铁上海局的联系合作;着力促进香港嘉里、香港华力海运等项目的开工建设。四是加强项目策划工作。按照福建省三级项目储备库的建设要求和“投产一批、策划一批、转化一批”项目滚动发展要求,健全项目策划储备工作机制,全年新策划项目100个以上,确保区项目库滚动储备300个以上项目。五是研究国家、省产业政策,结合我区实际,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更多支持。六是创新招商引资思路。推行代理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全方位、多层次招商引资,努力引进规模大、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继续实施民资回归工程,促进“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引导更多民资民智向我区转移。
(三)抓城建促繁荣,推进宜居荔城建设。一是继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省道201线北高段、莆兴路二期、物流1#路、物流2#路、壶公路一期、涵港大道荔城段等疏港道路建设;加快南洋水厂、荔城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二是全面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加快建设万科·玉湖新城、万好置业·ECO城和木兰·金融财富中心,打造莆田新城区;推进西天尾省级小城镇建设,实施磐龙山庄、溪白片区、安特紫荆城等城建项目;充分挖掘利用黄石镇列入全国第三批城镇发展改革试点的政策优势,发挥交通运输枢纽中心集聚优势,加快推进黄石旧街改造、城市绿地工程、高速入口处一条街整治工程,打造城市经济新板块。三是构建多样化的安居体系。加快推进建德商住楼、皇庭水岸、左岸蓝湾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加快棚户区改造和安置区建设,推进护城河三期、七境片区、南郊濠浦片区等项目建设,建成护城河五期、鞋服城片区、高速互通口片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九华廉租房建设。四是完善商贸布局规划,大力推进专业市场群、高端酒店群、总部经济群建设。加快推进海峡国际商贸城、国药集团莆田省级中心药库、湄洲湾家具建材城等项目建设;建成锦江国际大酒店等项目;加快推进西天尾总部商务区、新日·财富广场以及青山建筑企业总部等项目建设。五是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精神, 挖掘莆田文化,结合我区实际,开展南少林-紫霄-九华山景区建设,编制五侯山旅游景区等专项规划,建设总部商务区休闲公园、九华山休闲公园,推动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六是持续推进国家级生态区创建工作,完成年度创建目标。七是进一步创新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深化城市环境卫生、交通等专项整治,提升城市形象。
(四)抓特色稳基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闽中有机食品、新美食品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资技改扩建,加快闽中食品工业园百亿产值厂房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到外地创办生产基地。二是鼓励发展设施农业,优化品种结构。建设莆田市花卉苗木专业市场,做大做强高效农业;大力发展设施栽培,进行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三是培育特色农业。扶持壮大一批具有传统农业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专业村,不断提高“一村一品”的科技含量,促进名品向名牌转变,名牌向产业转变,提升“一村一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四是加大科技兴农力度,以推广应用农业“五新”技术为重点,实施“科技入户”、“科技致富”工程。五是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着力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六是加快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成区供销社农资配送中心,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点;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提高“菜篮子”供应保障能力。
(五)抓试点重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是加快推进城乡建设步伐。高起点建设主城区,实施荔城新区跨溪南移工程,加快木兰溪沿岸开发建设,逐步形成莆田未来城市的新地标。全方位打造精品镇,加快推进黄石镇国家级小城镇总体规划,将黄石镇建成以现代商贸物流为主的城市组团和展示莆田形象的城市窗口;加快西天尾省级小城镇建设,打造“禅武养生地,宜居创业城”,建成莆田的城市“后花园”;加快推进北高市级小城镇建设步伐,构建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港口物流、循环经济产业园,建成生态平衡、环境优美的生态型滨海小城镇。二是开展幸福家园试点建设。以打造“美丽莆田幸福家园”试点建设为契机,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科学编制黄石镇水南村规划,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先行先试,集中力量,加大投资,超常规运作,打造片区改造新模式,力争三年内把水南村建成生态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管理文明有序,社会保障有力的新型农村社区和幸福家园。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加强水、电、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卫生、综合文化站、服务中心配套条件,促进基本公共均等化,推进城乡统一保障制度。
(六)抓税源促增收,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一是加大招商力度,培植新型财源和后续税源。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优质企业,促进新兴骨干财源的形成;扶持企业发展,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纳税大户,带动后续税源的发展壮大。二是密切跟踪服务骨干企业,稳定重点税源。关注永恩等总部企业,莆田万科、协丰鞋业、三棵树涂料等纳税大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使之成为我区稳定的骨干财源。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挖掘第三产业税源。生产性服务业以金融保险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为主;生活性服务业以商贸服务业、社区服务业、旅游服务业和房地产业为主。同时,进一步完善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政策和相关举措,不断培植新的财源增长点。四是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意见》,大力培育和发展总部企业,积极争取省外企业在我区设立总部机构、地区总部机构或职能型总部机构,积极引导总部在外的企业在我区新设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或将已在我区设立的分支机构改制为子公司。
(七)抓民生促和谐,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一是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继续推进“校安工程”建设、巩固提高“双高普九”成果,推进中小学创建省级达标校工作;加强学前教育,扎实推进基础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高特殊教育水平。二是加快科技卫生事业发展。深入开展创建新一轮“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活动,继续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加强农村三级医疗网络建设,完善基础医疗设施功能,加强村卫生所规范化建设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促进卫生事业发展。三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覆盖面;继续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四是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加大对大中专毕业生、农村新增富余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零就业家庭的就业帮扶。五是继续建设乡镇文化站和文化示范村,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努力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建成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六是落实计划生育国策,继续推行“生育文明·幸福家庭”计划活动,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七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六五”普法,提高全民法治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八是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推动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实施,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九是持续推进创建“平安荔城”活动,继续做好公检法司体系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各位代表!2013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全区上下要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下,在区政协及各民主党派的积极参与下,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与效益,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扎实工作,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预期目标顺利完成!
附件:表一 荔城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表
表二 荔城区2013年分镇街项目计划安排情况表
表三 荔城区2013年分类项目计划安排情况表
莆田市荔城区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秘书处 2012年12月30日印
表一 荔城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表
|
指标名称 |
计算 单位 |
2012年 |
2013年 |
||||
|
计划数 |
预计 完成数 |
比上年 增长% |
计划 |
增长% |
备注 |
||
|
一、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233 |
233 |
15.2 |
273 |
15 |
可比价 |
|
第三产业 |
亿元 |
77 |
73 |
15.5 |
87 |
17.0 |
|
|
三产结构 |
—— |
6.9:61.8:31.3 |
6.1:61.9:32.0 |
||||
|
二、规模以上工业 |
亿元 |
315 |
340 |
21.5 |
400 |
17.6 |
新口径 |
|
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
亿元 |
24 |
26 |
3.2 |
27.5 |
3 |
|
|
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190 |
180 |
18.7 |
210 |
18.0 |
|
|
五、外贸出口总额 |
万美元 |
65000 |
71000 |
15.2 |
78100 |
10.0 |
|
|
合同利用外资 |
万美元 |
15000 |
15100 |
- |
5000 |
- |
验资 口径 |
|
实际利用外资 |
万美元 |
15000 |
17600 |
9.5 |
5000 |
- |
验资 口径 |
|
六、财政总收入* |
亿元 |
27.5 |
27.5 |
24.9 |
31.5 |
14.5 |
|
|
地方级财政收入 |
亿元 |
17.2 |
17.2 |
24.8 |
19.0 |
10.5 |
|
|
七、限额以上商品销售额 |
亿元 |
150 |
152 |
44.3 |
185 |
21 |
|
|
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110 |
110 |
22.2 |
126 |
15 |
|
|
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人 |
25100 |
25800 |
13.0 |
29000 |
13.0 |
|
|
农民人均纯收入 |
元/人 |
10400 |
11180 |
14.0 |
13000 |
16.0 |
|
|
十、人口自然增长率 |
‰ |
7.5 |
7.5 |
- |
7.5 |
- |
|
注:财政总收入计划数为区人大调整数
表二 荔城区2013年分镇街项目计划安排情况表
投资单位:万元
|
内 容 镇街 (园区) |
总 计 |
在建项目 |
预备项目 |
前期项目 |
||||||||
|
个数 |
计划 投资 |
小计 |
续建 |
新建或 技改 |
总投资 |
计划 投资 |
个数 |
总投资 |
计划 投资 |
个数 |
总投资 |
|
|
西天尾镇 荔城经济开发区 |
86 |
431500 |
49 |
16 |
33 |
1118500 |
360300 |
20 |
361280 |
71200 |
17 |
323100 |
|
黄石镇 黄石工业园区 |
91 |
405540 |
36 |
12 |
24 |
638100 |
264000 |
43 |
595040 |
141540 |
12 |
958500 |
|
新度镇 |
55 |
364900 |
27 |
11 |
16 |
784800 |
313600 |
11 |
395800 |
51300 |
17 |
402800 |
|
北高镇 |
16 |
62600 |
6 |
3 |
3 |
344500 |
54200 |
6 |
154000 |
8400 |
4 |
84000 |
|
镇海办 |
20 |
270000 |
9 |
4 |
5 |
979000 |
210000 |
7 |
316000 |
60000 |
4 |
48000 |
|
拱辰办 |
49 |
581900 |
29 |
18 |
11 |
1319400 |
441400 |
11 |
451500 |
140500 |
9 |
77100 |
|
区直部门 |
46 |
110740 |
23 |
8 |
15 |
74400 |
60920 |
13 |
210860 |
49820 |
10 |
3393000 |
|
全区合计 |
363 |
2227180 |
179 |
72 |
107 |
5258700 |
1704420 |
111 |
2484480 |
522760 |
73 |
5286500 |
表三 荔城区2013年分类项目计划安排情况表
投资单位:万元
内 容 类 别 |
总 计 |
在 建 |
预 备 |
前 期 |
||||||||
|
个数 |
计划 投资 |
小计 |
续建 |
新建或技改 |
总投资 |
计划 投资 |
个数 |
总投资 |
计划 投资 |
个数 |
总投资 |
|
|
基础设施类 |
50 |
165220 |
21 |
13 |
8 |
180750 |
100120 |
15 |
278000 |
65100 |
14 |
207600 |
|
工业类 |
73 |
255700 |
45 |
7 |
38 |
679700 |
207200 |
21 |
272300 |
48500 |
7 |
3169000 |
|
商贸类 |
59 |
478800 |
27 |
11 |
16 |
1313600 |
368400 |
21 |
580100 |
110400 |
11 |
188000 |
|
城建类 |
113 |
1127740 |
42 |
24 |
18 |
2765200 |
851500 |
40 |
1289840 |
276240 |
31 |
1607100 |
|
社会事业类 |
43 |
131700 |
23 |
12 |
11 |
240800 |
115400 |
10 |
50000 |
16300 |
10 |
114800 |
|
农业类 |
25 |
68020 |
21 |
5 |
16 |
78650 |
61800 |
4 |
14240 |
6220 |
0 |
0 |
|
全区合计 |
363 |
2227180 |
179 |
72 |
107 |
5258700 |
1704420 |
111 |
2484480 |
522760 |
73 |
5286500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