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生产情况
今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14.7374万亩,产量31.065万吨。完成粮油作物种植面积6.2884万亩、产量2.5199万吨,其中大豆播种面积0.7002万亩、产量0.1184万吨;保持能繁母猪存栏0.65万头和规模养殖场数量13家以上的合理水平,持续保障猪肉供应安全,共出栏生猪10.2759万头,出栏家禽180.4928万羽,肉蛋总产量17247.5吨。
二、农业工作重点及主要项目完成情况
(一)切实强化耕地保护建设
1.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一是全面完成2019-2023年16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竣工结算。二是完成荔城区黄石镇屏山等3个村2023年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区级验收。三是荔城区黄石镇海滨村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完工。四是签订2024年度高标准农田设施财产综合保险。
2.实施耕地质量监测。一是科学施肥增效。全年推广种植绿肥2.9万亩,稻田秸秆还田1.36万亩,推广有机肥15.12万亩次。二是耕地质量监测。全年共完成墒情监测24次,发布农田土壤墒情报告24期。三是开展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完成荔城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采样区级验收,并通过省“三普办”组织的验收;完成128个表层土样的内业检测工作和区级验收工作;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评价工作。
3.持续推进撂荒耕地整治工作。及时印发《莆田市荔城区撂荒耕地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有效推进撂荒耕地整治工作。全区需要复耕复种的撂荒耕地图斑有39个,已全部完成治理,全区无法复耕复种情况需补充核实材料的图斑已全部完成补录;完成清江农机专业合作社投资台账内撂荒耕地复耕种粮28.75亩,预计补助资金20125元。
(二)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实现农业现代化
1.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一是做好特种稻及优质稻示范片工作。在黄石镇沙坂村建立特种稻(米粉加工专用)广优151示范片200亩,建立优质稻昱香两优馥香占示范片100亩。二是开展新品种试验。引进水稻新品种文1两优桂香、垦香优玉香、溢香丝等16个品种在黄石镇横塘村进行区试试验,观察田间种植品种生长特征特性,并做好病虫害防治,为我区品种更新换代提供有效依据。三是做好救灾备荒储备种子保管和采购工作。完成2023年储备种子拍卖工作。完成2024年储备种子采购任务,采购佳辐占种子4万公斤,做好2024年种子储备保管,质量跟踪工作。四是开展种子市场巡查、备案工作。对全区19家种子经营主体经营资质、种子包装标识、品种审定情况等进行全覆盖检查,审核通过网上备案种子计704批次。
2.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一是开展农业机械化示范推广项目建设。今年度完成3个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购置粮油作物重点提升的机具装备,每个基地补助资金30万元;完成1个区域性农机社会化示范服务中心建设,补助资金25万元。二是建设标准化粮食烘干中心。新建荔城区丰隆农机专业合作社、荔城区华龙农机专业合作社两个标准化粮食烘干中心。其中荔城区丰隆农机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粮食烘干中心已建成并投入生产,共购置6台21吨烘干机,合计批处理量126吨容量;荔城区华龙农机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粮食烘干中心共购置3台30吨烘干机、2台20吨烘干机,批处理量130吨容量,项目已建成准备验收。
3.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一是做好农业植保绿色防控。加强绿防技术示范推广,推荐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2024年全区累计推广应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32.634万亩次、完成统防统治面积9.54万亩次,使用农药397.97吨,同比减少2.36%。二是持续开展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在覆膜结束期通过实地走访田间现场,查看农膜回收情况,截止目前我区地膜覆盖面积4185.37亩,共使用地膜33.853吨、棚膜21.583吨,地膜回收率达86.25%、农膜回收率达86.64%。三是做好秸秆科学还田工作。督促指导镇街做好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截至目前我区共收农作物78919亩、总产29077吨,理论上可产生秸秆40242.37吨、可收集秸秆35058.27吨,现已利用秸秆33774.33吨,秸秆综合利用率96.34%。
(三)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1.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认定莆田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1家(莆田市一鑫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现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
2.培育“一村一品”专业村、省级农业产业联合体。完成培育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2个。完成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个,由福建省佳牧农牧集团有限公司牵头与5家专业合作社和1家家庭农场联合成立的佳牧农牧产业化联合体,于12月3日认定为2024年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3.培育农业产业强镇。指导各镇发展1个优势明显的农业产业。按照申报条件,经审核黄石镇的水稻产业符合申报条件,推荐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申报2024年农业产业强镇。
(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挖掘农业增效潜力
1.有序推进土地规模流转。截止2024年11月底,全区土地流转面积累计3.29万亩。2024年在黄石镇海滨村开展“小田变大田”改造试点,推动土地规模流转,海滨村有1211亩流转给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打破了土地细碎化、零散化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建设。确定西天尾吴江村、碗洋村、北高镇坑园村、冲沁村、呈山村、新度镇下坂村、下坂村等10个村列入我区今年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工作范围。
3.拓展农民就业空间。一是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制定《荔城区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省级资金)实施方案》,共举办培训36班次,培训1788人次,完成率124.5%;制定《荔城区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训中央资金实施方案》,举办2个班,培训人数96人,超额完成下达任务。二是培育农村创新创业人才。今年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15人,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三是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工作。每月10日组织所辖乡镇的相关涉农技术干部、农技员、村主干和农户观看,全年参训人员1961达人次。四是做好高素质农民本、专科推荐工作。推荐符合条件的农民进入福建农林大学和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全区共推荐15人。
(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严格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机制。今年以来,荔城区“一键报贫”信息平台共受理农户申请19件,组织干部19人次开展核查,经电话回访初步核查后,对其中3件申请进行入户走访,不符合纳入监测对象;其余16件经电话核实均不符合纳入监测对象;开展防止返贫监测集中排查,对全区所有农户进行全覆盖排查,共排查125525户,未发现存在返贫风险的农户。
2.持续深化对口帮扶协作。山海协作方面,与城厢区一同前往仙游县,实地参观考察书峰村枇杷现代产业园、度尾工艺产业园等,签署《荔城区、城厢区与仙游县对口帮扶协作(农业领域)2024年度工作协议》;闽宁协作方面,依托振兴乡村集团作为闽宁协作产品归集购销平台,全区各级工会累计采购宁夏消费帮扶产品281多万元,组织辖区内企业、社会组织捐款同心县150万元,助力闽宁协作乡村振兴。
(六)坚持试点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引领
1.做好示范创建工作。今年新增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对象3个,全区共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对象7个、示范镇创建对象1个,已通过省级创建实地核查1镇3村;积极向上争取省、市级财政专项资金3917.86万元,年度实施示范建设项目23个,开工率100%。
2.推进木兰溪流域重点片区建设。大力推进木兰溪流域荔林水乡、梅妃故里两个重点片区创建,指导镇街、村居科学策划项目,大力推动项目建设,年度共策划建设项目20个,投资计划总额11925万元,已开工7个、完工3个。
(八)优化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1.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加大乡村环境整治力度,对主街巷道、房前屋后、绿化区域加大人员机械投入,确保清理彻底、不留死角。2024以来,累计清理生活垃圾14.8万吨、水塘数量189个,沟渠256公里、淤泥830吨。
2.开展“五个美丽”创建活动。2024年全年共建成美丽庭院200户、乡村微景观91处、乡村公共空间12处、美丽田园4片、乡村休闲旅游点3个,其中6户美丽庭院、1处乡村微景观、1处乡村公共空间入选为我省2024年度和美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典型名单。
(九)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加快发展农村经济
1.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2024年以来,全区共查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累计433个,已推动问题整改累计433个,收回资金累计225.0763万元。农村集体“三资”全流程网上监管系统持续稳步运行,工程项目累计638条、服务及物资采购类累计967条、资产资源(含非经营性)累计2821条已纳入全流程监管。
2.规范提升农村建房审批管理。今年以来,经各镇街人民政府审批504户,审批农转用6户;发现未批先建、违规加层等疑似新增“两违”线索9批次20宗(北高镇14户、新度镇2户、黄石镇4户),已发函至各镇街,予以核实查处,引导群众通过审批合法建房。
三、财务收支情况
(一)上年结转:6.34万元。
(二)本季度收入:1322.94万元。
1.人员经费266.05万元。
2.公用经费32.43万元。
3.项目收入1024.46万元。
(三)本季度支出:1322.94万元。其中:
1.人员经费支出266.05万元。其中:工伤保险0.33万元,失业保险0.68万元,生育保险0.77万元,基本医疗保险费11.06万元,基本养老保险费38.84万元,住房公积金42.63万元,其他年度考核奖0.69万元,退休人员一次性安家费2.4万元,其他奖励性绩效奖6.51万元,遗属生活补助17.81万元,奖励性绩效工资19.34万元,动物检疫站人员工资福利及原定点屠宰场社保医保费用51.13万元,退休生活补贴73.87万元。
2.商品和服务支出32.43万元。其中:办公费7.71万元,差旅费1.47万元,电费4.86万元,工会经费5.61万元,公务接待费0.3万元,车辆运行费5.1万元,培训费0.13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7.27万元。
3.项目支出项目支出1024.46万元。其中:7-12月村级代理会计绩效工资9.19万元,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88.73万元,采购水稻病虫害防控产品1.43万元,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补助2.92万元,脱贫人口意外伤害及医疗补充保险保费66.85万元,建档立卡脱贫户社会保障体系生活困难补助资金84.7万元,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市级补助资金0.78万元,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资金市级运营收益1.51万元,绿色食品认证补助5.5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项目费204.35万元,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服务费4.76万元,全国土壤普查表层土壤样品检测化验、测试费用18.63万元,红火蚁应急防控储备农药13.4万元,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补助30万元,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工程款199.59万元,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费及改革与建设项目物化补助18.15万元,农产品监督抽检样品费27.98万元,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40万元,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补贴6.86万元,农技推广体系项目试验示范基地补助16万元,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补助9.5万元,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补助资金60万元,蔬菜价指数保险省级财政补贴保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采购款86.61万元,丝羽(白绒)乌骨鸡品种保护补助资金10万元,西天尾镇林山村2023年老房收购项目款10万元,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7.02万元。
(四)结转下季度6.34万元。
责任人: 吴光磊 联系人:黄晓伟 联系电话:6723331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