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生产情况
预计全区春收农作物8.052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0.03万亩、蔬菜7.8072万亩、油菜0.0405万亩、瓜果0.0587万亩、花卉0.1158万亩;加强畜禽生产与质量安全指导,一季度全区生猪存栏5.4382万头,其中能繁母猪0.6528万头,家禽存栏72.2016万羽;出栏生猪2.219万头,出栏家禽56.6167万羽,肉蛋总产量4354吨。
二、农业工作重点及主要项目完成情况
(一)切实强化耕地保护建设
一是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季度完成上图入库新建高标准农田1000亩。二是科学施肥增效。引导农户种植豆科作物2.05万亩,推广有机肥4.63万亩次,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三是耕地质量监测。指导农户完成省级(2个)、区级(2个)四个监测点早季试验的播种与田间肥水管理;发布6期土壤墒情简报,为旱地土壤田间肥水管理提供依据。四是开展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完成荔城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采样区级验收,并通过省“三普办”组织的验收;完成128个表层土样的内业检测工作和区级验收工作。
(二)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实现农业现代化
1.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一是做好优质稻示范片育秧工作。在黄石镇沙坂村建立优质稻明1优臻占示范片50亩。二是开展新品种区试试验。引进水稻新品种春优931,又香优油丝等14个品种在黄石镇横塘村进行区试验,为我区品种更新换代提供有效数据。三是做好救灾备荒储备种子保管和采购工作。持续做好2024年种子储备保管,质量跟踪工作。准备2025年储备种子采购招标工作。四是开展种子市场巡查、备案工作。对全区18家种子经营主体经营资质、种子包装标识、品种审定情况等进行全覆盖检查,审核通过网上备案种子计285批次。
2.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在荔城区黄石镇华龙农机合作社水稻育秧基地举办2025年度福建省农业“五新”(农机新机具)示范推广项目现场会,观摩水稻精量育秧播种作业现场,并举办水稻精量育秧播种技术培训和交流展示我区在育秧环节推广精量播种生产线,助力春耕工作情况。今年我区有7家合作社使用育秧播种生产线,育秧播种生产线自动上秧盘、铺底土、浇水、播种、覆土、叠盘等工序一次完成,极大简化育秧的繁琐程序,育秧播种生产线播种面积超过河泥浆播种面积。
3.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一是绿色防控工作。针对我区大豆种植区面积小、田块不连片的特点,在北高镇山前村开展大豆绿色防控示范试验,为大豆种植散户提供科学用药理论依据。二是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全区以农药经营企业51家为回收网点,结合各种植大户及相关村居开展全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1-3月份各回收点及种植大户合计回收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0.6473吨。三是农药减量化工作。一季度完成统防统治0.79万亩次,绿色防控10.93万亩次,农药使用量94.997吨比2024年同期减少2.6%。
4.做好秸秆科学还田工作。2月26日上午,在黄石镇丰隆农机专业合作社举办“2025年荔城区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使用回收”培训,参加培训的农户共30余人,现场发放宣传材料100余份。同时印发《关于做好农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的告知书》,指导农户科学使用农膜、及时回收农膜,督促各镇街做好辖区内的农膜回收工作。
(三)共建共享、富裕农民
1.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一是开展省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申报工作,推荐枇杷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4个。二是培育优势产业强镇。指导黄石镇申报水稻产业国家级产业强镇,3月27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公示“2025年农业产业强镇项目拟立项名单”,荔城区黄石镇(水稻)经过层层遴选,从全国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成为本批次我市唯一入选乡镇(全省7个);指导新度镇、西天尾镇做好下一轮农业产业强镇培育工作。三是培育品牌农产品。指导并收集三家蚕豆生产主体负责人申报“荔城蚕豆”相关资料,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开展莆田市荔城区绿都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农产品(莎卡达七寸胡萝卜/闽南红胡萝卜/梦红一号胡萝卜)申报全国绿色食品认证工作,落实福建省莆田市海滨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绿色食品“稻谷”申报工作。四是培育“一村一品”专业村。根据市局下达的任务,正在培育“一村一品”专业村,计划完成3个。五是培育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做好市级农业行业“白名单”挂钩帮扶工作,开展区级农业经营主体“白名单”申报工作,拟认定莆田市荔城区莆阳专业合作社等6家农业经营主体为2025年荔城区农业经营主体“白名单”;动员农业经营主体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方向发展,计划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
2.推进土地规模流转,盘活闲置资产。截止目前,全区农村土地流转面积累计3.29万亩,流转形式主要以出租为主,面积达3.18万亩。主要流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把农户分散的承包地通过出租等流转形式进行集约规模经营,促进了土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有效解决了农村土地资源浪费问题,既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又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
3.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督促2024年度10个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进度,截止目前,北高镇坑园村村集体附属用房装修项目、呈山村旧村部翻新改造项目、西天尾镇吴江村乡村旅游民宿项目、碗洋村公产旧厂房翻建项目、拱辰街道东阳村研学项目己建设完成,北高镇冲沁村旧村部翻新改造项目、新度镇下坂村充电桩建设项目、新度镇龙头村集体管理房翻建项目正在建设中,新度镇下坂小区篮球场升级改造已招标,尚未建设,黄石镇屏山村原旧小学翻建改造工程、和平村原旧五龙小学集体土地入市项目由于黄石镇目前还未取得相关管理权,故尚未招标。配合区委组织部确定申报2025年7个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名单。
4.提升农民技能。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着重加强绿色、优质、高效核心技术示范推广,多措并举稳粮保粮增粮。一是推广新品种。印发《关于推荐2025年适宜种植粮油作物良种的指导性意见》,推荐适宜种植粮油作物良种。二是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工作,每月10日组织所辖乡镇的相关涉农技术干部、农技员、村主干和农户观看,共参训人员384人次。三是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继续做好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训(中央资金)验收及培训资金支付事宜。
5.严格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机制。严格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机制,切实落实农户主动申报、定期排查、部门预警和半年集中排查工作要求,截止目前,我区暂未发现符合条件的监测对象。持续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力度,充分发挥“一键报贫”作用,全面受理辖区内贫困农户申报监测对象,组织镇街开展防返贫监测常态化排查,对符合监测的对象及时纳入监测管理,做到一月一汇总,及时发现并化解致贫返贫风险,一季度共受理“一键报贫”7件,入户2件,经核实,均不符合监测对象。
6.落实惠农扶粮政策。印发《莆田市荔城区农业农村局 莆田市荔城区财政局关于印发2025年稳定粮油生产若干条措施的通知》(荔农〔2025〕47号),制定十三条惠粮政策,多措并举抓好稳粮惠粮政策落实,2024年我区共有莆田市荔城区绿盈专业合作社等26家农业经营主体申报规模种植双季稻补助项目,预计补助双季稻早稻面积7748.3亩,对莆田绿盈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开展的2024年蔬菜大棚轮作种植单季稻项目拨付资金1.12万元;印发《莆田市荔城区农业农村局 莆田市荔城区财政局关于印发荔城区2025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发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荔农〔2025〕42号)。
(四)示范引领、持续推进
1.提质木兰溪流域2个乡村振兴重点片区建设。大力推进木兰溪流域荔林水乡、梅妃故里两个重点片区创建,分别以“共护荔林水乡美,同筑百年乡村梦”、“梅影水乡”为创建主题,指导镇街、村居科学策划项目,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调整。截至2月份,共规划项目25个,其中前期策划13个,在建5个,已完工7个。
2.实施“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发挥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引领作用,西天尾镇获评第一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西天尾镇后黄社区、北大村、黄石镇惠下村获评第一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025年重点镇、重点村培育对象申报工作正按照省委、市委农办工作要求,有序开展。
(五)优化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2025以来,累计清理生活垃圾4.04万吨、水塘数量62个,沟渠41公里、淤泥240吨。
(六)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加快发展农村经济
2025年以来,通过福建省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合同公开、“三资”全流程网上监管系统、镇街自查等发现“三资”管理问题共29个,已整改29个问题,其中规范经济合同公开13个,“三资”全流程网上监管系统退回并完成整改11个,规范财务管理问题5个。目前已深入西天尾镇、拱辰街道、北高镇、黄石镇、镇海街道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情况调研督导工作。
4.规范提升农村建房审批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村个人建房审批程序,依法依规推进农村建房审批进度,推动了我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规范化,全力服务我区农村建设,满足农村群众建房需求,今年以来,已经镇政府审批149户(北高镇84户、黄石镇51户、新度镇7户、西天尾镇7户)。
三、财务收支情况
(一)上年结转:6.34万元。
(二)本季度收入:861.74万元。
1.人员经费251.65万元。
2.公用经费7.89万元。
3.项目收入602.20万元。
(三)本季度支出:861.79万元。其中:
1.人员经费支出251.64万元。其中:增资补发26.8万元,工伤保险0.46万元,失业保险0.68万元,生育保险0.76万元,基本医疗保险费11.2万元,基本养老保险费37万元,住房公积金38.7万元,遗属生活补助13.29万元,奖励性绩效工资18.64万元,退休生活补贴54.09万,其他人员支出50.02万元。
2.商品和服务支出7.93万元。其中:办公费4.98万元,差旅费0.15万元,电费0.44万元,公务接待费0.18万元,车辆运行费0.79万元,公务交通补贴1.39万元。
3.项目支出项目支出602.22万元。其中:动物检疫站人员工资福利及原定点屠宰场社保医保费用支出18.13万元,中央农业防灾减灾资金补助98.97万元,高素质农民培训费用39.98万元,耕地地力监测等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等4.64万元,乌骨鸡品种保护补助10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10.22万元,市级“机关+农村”结对共建村帮扶资金38.62万元,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支出等149.02万元,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和动物检疫能力提升等支出2.17万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补助30万元,区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专项46.02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支出144.45万元,粮食生产安全种子储备采购支出10万元。
(四)结转下季度6.29万元。
责任人: 吴光磊 联系人:黄晓伟 联系电话:6723331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