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紫德委员:
您在荔城区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落实“双减”政策深化规范我区教培机构治理的建议》(第2474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双减”工作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事关学生健康成长,事关教育高质量发展,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我区高度重视、态度坚决,将“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事项,采取积极稳妥有效的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目前,全区学生校内负担有了较大减轻,校外培训过多过乱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
一、高位统筹,科学谋划“双减”工作。区委、区政府高位统筹、科学谋划、精心部署,成立了“双减”工作专班,建立了“双减”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了“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做到了党政统筹,把“双减”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推动工作落实。一是建立了工作协调机制。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牵头,建立由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的“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专题研究部署,细化完善措施,各部门职责清晰,齐抓共管,确保各项举措切实落地。二是宣传引导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各镇街、各部门、学校通过家长会、学生会、班级微信群、社区公众号、致家长一封信等不同形式,广泛宣传“双减”政策,营造落实“双减”浓厚氛围。
二、强化阵地,推进学校减负提质。“双减”工作要见效,关键在学校这一主阵地。区教育局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精神,立足本区实际,制定《关于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基本制度的通知》(荔教综〔2022〕14号),提出十一条具体措施,建立作业管理“五大员”机制,即引导学科教师当好设计员、学生当好监督员、班主任当好统筹员、学校当好管理员、家长当好协控员。建立作业布置总量前置审核制度,强化年段和学科组对作业数量、时间和内容的统筹管理。不得把学生作业转化为家长作业。严禁教师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上课。一是提高作业管理水平。制定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学生作业管理的实施意见。对作业设计、作业时间、作业布置、评价反馈、家校沟通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施减负的关键在于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教学质量关键在于课堂效率。我区针对当前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整合各级名师工作室、专兼职教研员力量,以“精准教学”为主题教研推进课堂教学活动,不断提升校内教育教学水平,确保减负担不减质量;三是以“教研联合体”落实精准理念。根据就近和强弱搭配的原则,推进片区教研,促进区域学科教研能力提升。
三、多措并举,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为巩固全区“双减”工作成效,我区建立区级、镇街、中心校三级监管机制,全面摸排,建立台账,做到对培训机构及时全面监管,开展多层次、全覆盖、不间断巡查检查,开展学科类校外机构“回头看”。一是建立机构售课上架管控机制。机构下载机构APP,上传课程目录、内容、课时等信息,经区审核通过后方可售课。二是建立家长买课管控机制。指导家长下载家长端APP,根据学生需求,选择课程,签订合同,通过支付宝把经费打入机构监管账户,机构在机构端APP确认,费用进入监管账户。三是建立资金划拨管控机制。严格实施一课一消。机构授课成功后,指导机构消课申请,待家长确认,银行将经费由监管账户划拨到机构对公账户,机构可拨付员工工资、场地租金等费用。严防出现“卷钱跑路”的情况发生。在实施过程中,银行将资金隔月划拨转变为隔日划拨,充分尊重了机构意愿。近一年来,围绕培训机构“证照登记、安全隐患、培训行为、广告宣传、收费管理”等方面,开展拉网式检查整治147次,督促整改问题242个,取缔无证办学机构5家,终止注销23家校外培训机构;49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为10家,都开通资金监管专用对公账户,开通支付率100%,100%纳入全国监管平台进行监管,预收费资金监管100%全覆盖。
下一步,我区将从四个方面推动“双减”工作持续向纵深发展,强化学校育人主体地位,不断释放教育改革红利。一是突出学校主阵地作用,做好校内减负“加减法”。加快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不断提升作业管理水平,做好校内负担过重的“减法”;完善教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有针对性地完善课后服务供给保障,做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加法”。二是综合施策,提升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水平,保障学生和家长权益。三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助力“双减”政策有效落实。四是拓展监管领域,加强对青少年宫、研学基地、科技中心、体育俱乐部等各类校外教育主体的全方位管理,全口径、全领域规范管理涉及中小学生的培训机构和社会组织。
十分感谢您对我区教育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领导署名:陈于涵
联 系 人:林三 范开道 陈森
联系电话:2296461 2392771 2218269
荔城区教育局
2024年5月11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