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陈建委员:
您们在区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在中小学增加医学类课程的提案》(第24102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处于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的关键时期。目前,学校公共卫生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工作主要是通过开设专门的健康教育课程以及学校卫生专业人员和健康副校长进行宣传教育来完成的。
一、以健康教育课程为载体,学习系统知识
教育部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五个领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我局严格要求各校依据课程纲要,结合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及需要完成的总体目标,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按照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育、认知能力水平,设置相应水平的健康教育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育教学方式将健康教育知识、技能稳步有序、长期持续地进行渗透。
二、把握重要时间节点,强化健康教育宣传
引导各校借助每年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3月24日)“全国爱眼日”(6月6日)“全国爱牙日(9月20日)”“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把相关活动纳入健康教育中,采取师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寓教于学、寓教于乐的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公众号、广播、宣传栏、LED屏等载体和互联网、微信等新媒体开展宣传,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
三、加强校医室和学校卫生专业人员队伍建设
为贯彻落实《“健康福建2030”行动规划》和《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健康副校(园)长配备及管理工作的通知》(闽教体〔2022〕13号)等要求,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专项行动,区教育局与区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建立协作机制,联合做好校医配备、管理工作,按照中小学校卫生室建设基本标准建设中小学校园医疗卫生服务站(卫生室)或保健室,配备27名心理健康专职教师,115名校医,并纳入学校达标建设体系管理,充分发挥校医、保健教师的作用;在全区中小学推行“健康副校长”选聘派驻制度,2023年为全区中小学校配备健康副校长116名,确保学校健康管理和服务工作能够得到持续推进。
下一步,我局拟结合学校社团、课后服务等活动,在中小学阶段开设医学课程兴趣班,引进专业医学人员进校园授课,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观念,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与技能。同时,我们也期待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关注和支持中小学医学教育的发展,共同为培养具有健康意识和医学素养的下一代贡献力量。
感谢您们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领导署名:陈于涵
联 系 人:宋俊棋
联系电话:2296461
荔城区教育局
2024年7月29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