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关于荔城区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2443号提案的答复函

来源:荔城区教育局 时间:2024-08-12 11:21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郑之川委员: 

    您区政协五届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强化非遗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2443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积极促进非遗项目传承 

   1.加强非遗文化普及教育:我们将推动非遗文化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通过开设非遗课程、举办非遗文化节、组织非遗进校园等活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让年轻一代在亲身体验中感受非遗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2.实施“薪火相传”计划:建立非遗传承人“师带徒”制度,鼓励和支持老一代传承人收徒传艺,特别是吸引青年才俊加入,形成年龄结构合理、技艺传承有序的人才梯队。同时,为传承人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和荣誉激励,解决其后顾之忧。继续利用辖区内的莆田海峡职业中专学校的非遗传承基地——闽翠缘玉雕实训基地和蒲洋木雕实训基地,为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才培养提供便利。 

    二、改善非遗人才培养现状 

   1.优化职业教育体系:调整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增加非遗技艺实践课程比重,引入非遗传承人作为兼职教师或客座讲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为非遗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增强其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提升传承人社会地位与待遇: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宣传力度,提升其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对非遗传承人给予经济补贴、税收优惠等支持,增强其职业荣誉感和传承动力。 

    三、加强非遗穿录宣传引导 

   1.加强媒体宣传与舆论引导: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平台,广泛宣传非遗文化的历史价值、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提高公众对非遗保护重要性的认识。通过举办非遗展览、展演、讲座等活动,增进民众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2.促进社区参与和共建共享:鼓励社区居民参与非遗保护活动,如成立非遗保护志愿者队伍,参与非遗项目的记录、整理、传播等工作。同时,将非遗文化融入社区文化建设,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让非遗成为社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 

总之,强化非遗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及传承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将认真研究并落实您的建议,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为荔城区的非遗保护与传承贡献更大的力量。再次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领导署名:陈于涵 

人:林国勇 

联系电话:13808597037 

     

  

  荔城区教育局 

                              202485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